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656章 越次(第2页)

 这就是政治。

 一种需要抛弃个人感情,一切依从国家利益与社会现实而规划、组织起来的国家行为。

 故孙子云: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故,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放到政治上就是,假若不是迫不得已,假若没有十全把握不要将你的对手,逼到绝地。

 因为你无法预料,你的对手,在绝境中会做出怎样的行为!

 在如今的局势下,杀一个青宜结鬼章容易。

 但,吓坏了青唐吐蕃的贵族,就不好收场了。

 赵煦在现代的留学见闻,更让他知道,不要把任

何对手,当成期货死人对待。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活生生的人?

 满招损谦受益!

 为君者,不要去做那些过犹不及的事情。

 向太后听着,含笑道:“六哥安排,甚为妥当。”

 便唤来梁从政,与他吩咐:“且将官家的御批与旨意,送去都堂。”

 “诺!”

 吩咐完此事,向太后就似乎想起了什么,道:“对了,六哥,都堂今早上报了朝官入觐的排班。”

 “知登州苏轼,安排明日早朝入觐,六哥要不要见一见?”

 赵煦颔首:“儿在宫中,早听过苏轼的名字了,奈何一直缘锵一面,见一见也是好的。”

 “善!”向太后颔首,便又对梁从政吩咐:“且传旨都堂相公们,着相公们,将知登州苏轼入觐之地,改到集英殿,待官家下经筵后,于集英殿后小殿召见,如此或许能成为一段佳话。”

 向太后自然知道,赵煦对苏轼很关照,很看重。

 所以,便特意安排了这么一个时间和机会,让这对君臣单独相见。

 ……

 苏轼啧啧称奇的审视着自己面前这条从靖安坊,过打瓦寺,穿过惠和坊,自东鸡儿巷与西鸡儿巷间穿过,直通汴京外城的旧封丘门的所谓‘轨道’。

 此时,一列挂着七八个车厢,里面装满了各色货物的如同蜈蚣一样的怪物,在四匹马的牵引下,沿着眼前的轨道,缓缓而过,速度虽然不算快,但比起那些哼哧哼哧,经常堵塞道路的太平车,起码快上了三五倍不止。

 “这起码装了百石货物了吧!”苏轼咂舌不已。

 国朝度量,以九十二斤半为石。

 一百石,就是九千两百五十斤!

 在他身边,是应邀来陪同他观看轨道的贾种民。

 贾种民听着苏轼的称赞,笑道:“龙图缪赞了,今之轨道,只是勉强而已。”

 骄傲之情,已是溢于言表。

 国朝过去,载重和运输能力最强的是太平车。

 但太平车,速度慢,且载重能力不及轨道一半。

 最紧要的是,太平车要八匹马才拉动。

 轨道马车,却只需要四匹马就拉牵引着走,而且,运力是太平车的数倍。

 载货百石?只是轨道马车的常规水平。

 “不瞒龙图,如今专一制造军器局中,正在研究更堪用的,专用于轨道之车轮、车轴,若是成功,再用上挽力更强的挽马,明年的轨道,当能载重两百石!”

 苏轼听着,赞叹不已:“若如此,届时我当请存中遣人至登州教之!”

 登州那边,因为英雄好汉们掀起的淘金热。

 于是,发现了许多过去没有发现的各种矿脉。

 好汉们只想找金子,发家致富。

 对这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开采的矿脉毫不关心。

 但苏轼却盯上了好汉们发现的那些铁矿、锡矿、铅矿。

 若能合理开采,光是收矿税,都能让登州岁入大涨。

 而这轨道,苏轼觉得,若能建在矿山之中应该非常合适。

 矿山中,甚至可以不需要马匹牵拉。

 直接建立一条连接矿山与山下冶炼场的轨道,或许就可以让矿石沿着轨道,抵达冶炼之地。

 这能省却多少人力?节省多少

 成本?

 一旦如此,登州有望成为一个冶铁大州、强州。

 两人正说着话,远远的,一个穿着窄袖公袍的都堂吏员,就骑着马,奔了过来。

 “敢问直龙图阁、朝奉郎、知登州苏公何在?”这吏员远远的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