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六百七十七章 廷推风波(第3页)

 向太后难免担忧,自然就会想要提拔一个同时能和章惇、吕惠卿唱对台戏的人。

 而邓绾,无疑是最佳人选!

 因为当年吕惠卿出知,就是邓绾搞的鬼!

 因邓绾故,吕惠卿在地方州郡,徘徊了这么多年。

 两个人的仇,已经是深到一定程度了。

 以吕惠卿这说法马留记仇的性子,他是不可能也不会原谅邓绾的。

 至于章惇?

 当年,吕惠卿出知后,邓绾扣章惇帽子,导致章惇被迫出知湖州。

 这两人的这个梁子,同样到现在都没有解开呢!

 同时……

 赵煦仔细看了看名单,发现这邓绾和名单上的其他人不是曾经有仇,就是立

场上有仇。

 所以……

 “谁向母后推荐的?这么精准?”

 向太后一直深居深宫,去那里知道,这些朝臣之间的恩怨情仇。

 这肯定是有人出主意了。

 不过,赵煦低着头,审视着名单,心道:“若依廷推规矩,吕惠卿也好,邓绾也罢,都是没有半点机会的!”

 为什么?

 因为票啊!

 在京待制以上文臣,谁肯把票投给这两个人?

 他们不怕自绝于天下吗?

 所以,吕惠卿、邓绾一票都拿不到!

 前者是因为大家都怕他!

 而后者,则是大家都鄙夷他!

 事实,也是如此。

 两天后,紫宸殿上,第一次廷推票选。

 在左相韩绛主持下,票选结果很快出炉。

 太皇太后提名的吕惠卿,向太后提名的邓绾,是一票也没有拿到,全部吞蛋。

 而得票数最多,排名第一的是苏颂。

 苏颂一共拿到十五票!

 其次就是傅尧俞、范纯仁、吕大防。

 赵煦身边的蔡京,勉勉强强,混了三票。

 廷推结束,宰执上报结果。

 向太后只是神色微微一凝,太皇太后的脸色,却已经拉了下去。

 “好哇!”她紧紧攥着手。

 “果然如此!”

 “这吕惠卿,真是孤臣!”

 这一次她点吕惠卿,其实并非是想任用吕惠卿。

 毕竟,吕惠卿是王安石的门徒。

 她纯粹只是想试一试,看看这朝廷上下的态度。

 结果,却完全印证了太皇太后的猜想。

 吕惠卿,真的是孤臣!

 真的没有任何人支持他!

 这下子,这位太皇太后就不爽了。

 她也就难免猜疑起来。

 实在是都堂上下,做的事情让太皇太后不得不猜疑!

 她亲自点的人,一票也没有拿到!

 这不仅仅意味着所有人都在排挤、打压吕惠卿。

 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人肯给她面子!

 而后者,无疑比前者,更让太皇太后心寒。

 这也激起了她的斗志!

 于是,下朝后,她就忍不住,对赵煦道:“官家,今日可看到了……”

 “都堂上下,所有人都在非议、攻讦河东吕惠卿!”

 “老身虽是妇人,但祖宗的教诲,不敢忘啦!”

 可能是怕赵煦不懂,她特意点醒:“官家,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此太祖、太宗所以定天下,安四海的缘故!”

 “切记,切记,不可忘记啊!”

 赵煦没有搞清楚情况,便试探着道:“太母圣明,皇考在时,也教过孙臣这个道理。”

 “皇考言:长江水清清,黄河水浊浊,都灌溉两岸千里,黄河泛滥就要治黄河,长江泛滥也要治长江。”

 “不能因长江水清而偏纵,也不能因黄河水浊而不用。”

 “此祖宗治天下的至理!”

 太皇太后顿时道:“先帝所言甚是!”

 “这正是祖宗‘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真理!”

 “此番,都堂上下内外,都串联在一起了!”

 “绝不能让这样的情况继续存在!”太皇太后脸色铁青着说道。

 今天,她深感权威受损。

 却根本不知,能让她将吕惠卿的名字放到廷推上,已经是都堂上下的最大让步了!

 谁叫,那吕惠卿在多数人眼中是疯子,是屠夫,是不可理喻之人!

 这一点,不分新党、旧党,是多数人公认的事情。

 就如同,邓绾在天下人眼中等于奸佞小人,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