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七百一十六章 耶律洪基:朕只要银子!(第2页)

 到那个时候,他的军功就将成为他的罪名。

 因为它需要自证清白,而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在这种事上自证清白。

 毕竟,大臣们只需要怀疑你有二心就可以了。

 但你自己要自证的东西就太多了。

 向太后听到这里,也是皱起眉头,道:“六部之一吗?”

 “六哥……”

 “不是我多疑,我以为,为了赵相公着想,最好还是替他换武资……”

 “拜节度使,用为殿前司或者侍卫亲军的管军乃至于副指挥使、都指挥使都是可以的。”

 赵煦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儿臣试试看……”

 在大宋,文臣换武资,很少有人会选的。

 想当年,陕西告急,仁庙有意让当时在陕西的范仲淹、韩琦换武资。

 然后,范仲淹、韩琦就跳了起来,那架势,好像是世界末日了,大宋要灭亡了一样。

 连范、韩两位都是这个样子。

 其他人就不要想了。

 越是地位高的文臣,越不愿意换武资。

 反而是武臣们,只要有机会,都想换文资。

 哪怕连降三级也有人愿干!

 向太后颔首:“若赵相公愿意,那就尽量恩遇……实在不愿再说吧。”

 这样说着,她就道:“至于向宗回、高公纪这两个夯货……”

 “好好的美官不肯做,非嚷嚷着要回京……”

 “烂泥扶不上墙啊!”

 “六哥且看着处置吧!”

 赵煦笑了:“母后,熙河一路许多事情,恐怕还离不开两位国亲。”

 “待他们回京,儿臣好好劝劝……请两位国亲再在熙河,为国操劳一两年……”

 “儿臣绝不亏待!”

 向太后点头道:“六哥自己拿主意吧。”

 “那两个夯货,我与庆寿宫娘娘,也自会教训的!”

 ……

 初春的混同江,依然结着厚厚的冰盖。

 辽主耶律洪基的御前侍从们,已在冰面上凿开了冰洞。

 一杆杆钓竿,垂入冰洞之中,钓着冰下的大鱼。

 耶律洪基远远看着,也是心痒难耐——他和他爹辽兴宗耶律宗真都是资深钓鱼佬。

 耶律宗真是在前往垂钓的路上,忽发重病去世的。

 而耶律洪基即位后,也一直是沉迷于钓鱼、游猎。

 但是……

 这次来到混同江的行宫,他带上了耶律延禧。

 为了以身作则,耶律洪基这次来混同江,不止没有带渔具,连他最爱的海东青也没有带。

 可是……

 当他看到众人在冰面上钓鱼的时候,钓鱼瘾还是被勾了起来。

 他开始后悔,没有带他最爱的那几套渔具了。

 不然的话,他保证,今天一定可以钓上最大的一条鱼!

 勉强压下,冲上冰面,抢过一把渔具,开始垂钓的冲动,耶律洪基对跟在自己身边的耶律延禧道:“延禧啊……”

 “你要记住,钓鱼、游猎,非人主所当为。”

 “先帝临终前,曾握朕的手,教诲于朕,言欲要励精图治,非戒绝此等玩物丧志之事不可!”

 是的,这确实是他爹临终的教诲!

 当时,为了让耶律洪基知道钓鱼的危害,游猎的坏处。

 辽兴宗命人将他的爱鹰,当着耶律洪基的面全部放飞,那些珍贵的鹰笼全部砸掉,又将那些精美珍贵的渔具也全部砸毁,并放火焚烧。

 不过,耶律洪基即位后的第一年,就打着捺钵的旗号,开始了游猎、钓鱼。

 同时,他开始豢养起比他爹更好的海东青,用上了更加精美的渔具。

 但也正是因此,耶律洪基才对耶律延禧的教育,格外的严格。

 有耶律延禧在的地方,他坚决不钓鱼,不放鹰。

 就是怕耶律延禧,和他一样,因为目睹父亲天天垂钓、放鹰,也爱上了钓鱼、游猎。

 以至于一度连国事都不怎么关心,先后闹出了耶律重元、耶律乙辛逆案。

 耶律延禧点头:“诺!”

 “孙臣谨遵皇祖父教诲!”

 “嗯!”耶律洪基满意的点点头。

 这个孙子,虽然不太聪明,但,在听话和守规矩方面,却让他很满意。

 至少目前为止,耶律延禧是既不钓鱼,也不爱鹰。

 “陛下……陛下……”

 耶律洪基正要继续教导,他身边的亲近大臣赵孝严,急匆匆的来到了他面前,拜道:“南朝密报。”

 耶律洪基听着,立刻转身看向赵孝严,伸手就接过了赵孝严呈递来的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