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739章 分赃

 隔日,吕惠卿就换上了便服,将自己扮作一个从外地入京的商贾。

 为了方便,他也只带了几个信得过的元随。

 这些人都是在鄜延路开始就跟着他,在西贼境内杀了七进七出的亲兵。

 而他最信得过的幕僚李夔,则乔装成他的司阍。

 一行人就这样出了住处,直奔在汴京城内,那几个过去治安比较乱的厢坊。

 而汴京城什么地方最乱呢?

 吕惠卿下意识的将第一站选在了靖安坊。

 然而,当他抵达靖安坊附近的时候,却傻了眼。

 这个昔日,汴京内城最为混乱的厢坊,已被高墙所遮蔽。

 一条轨道,从靖安坊内延伸出来。

 站在路边,就能看到,有着车夫,驱赶着挽马,牵拉着一条长长的装满了各种砖瓦的车厢,向着靖安坊前进。

 等吕惠卿走到靖安坊时,他看到了一扇充满了奢华味道的巨大大门,正对着马行街。

 大门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牌匾,牌匾用着鎏金的字体,写着【汴京学府】四字楷书!

 从大门向内里看,能看到在正对大门的出入口,两栋三层高的建筑。

 而在大门一侧,则立着一块旗牌。

 旗牌上有着文字,吕惠卿走近前一看,作为官员,他看东西一直有习惯——直接从最末的地方看,这样可以看到落款,也能看到签押人以及文书的官方定义。

 而在这旗牌上最末尾处,赫然写着四个字【符到奉行】!

 吕惠卿看到这四个字,顿时吁出一口气:“这是官符啊!”

 李夔也凑过来:“确实是官符!‘

 什么叫官符?

 凡有官府文书中有【符到奉行】这四个字的,就属于官符。

 而官符在官场上,具有强制性与命令性的双重特点!

 是上级发给下级的公文。

 一般来说,都是限期限时,指定人或者部门的命令。

 这里是汴京!一般官符,最少也要由尚书省颁布。

 其颁布对象,属于有司。

 在大宋官场,几乎没有人会将官符内容公开。

 所以,这很不寻常!

 吕惠卿打起精神来,严肃的抬起头,从头开始仔细阅读。

 “开封府街道司提举汴京学府公事:……”

 “准元祐二年二月乙未内降德音,开封府送到都堂状云:汴京学府蒙学、小学已竣工合格,堪到蒙学学舍一栋三层,十二间学舍……小学学舍两栋各三层共二十六间……另有师舍二十九间,伏取指挥……都堂遣工部郎中王振、礼部郎中李安等看详复核,确验诸学舍、教舍用材合规………”

 “奉德音,已定汴京学府蒙学、小学开放日,自本月癸丑日至庚申日……”

 “凡已购汴京学府人等,可于限期日内,携开封府地券入内看详!”

 最后就是那【符到奉行】四字楷书以及在这楷书下的签押了。

 在这旗牌上,能清楚的看到,签押者包括了都堂尚书右丞、中书侍郎邓润甫,开封府的权知开封府蔡京,以及街道司的贾种民的花字签押。

 吕惠卿看着这一切眼中的惊愕,已无法掩盖。

 因为,这官符的文字,用的太浅白了。

 浅白到根本不像是大宋官府的行文。

 偏其格式、签押,却都是最标准的大宋官符形式。

 这说明了什么?

 吕惠卿当然知道。

 能按着这些士大夫,用这样简单浅显的文字来写官符,还让他们公之于众。

 只能是来自最高层的意志!

 这其中蕴含着的政治味道,让吕惠卿的心思开始跳动。

 他确实是个特立独行的人。

 但在同时,他也是个很会迎合、揣摩上意之人。

 他正想着,一个开封府的官吏刚好从大门里走出来。

 这官吏看到吕惠卿一行,神使鬼差的停下了脚步,拱手问道:“诸位员外,可是汴京学府一期的业主?”

 吕惠卿摇摇头:“不是,只是好奇……”

 他在河东的时候,对于京中的事情,一直在关注,是以汴京学府他是知道的。

 他甚至还知道,汴京学府赚了大钱。

 而且赚到的钱,似乎有一半是用来兴学的。

 那官吏听着轻笑起来,不知道从身上的什么地方,掏出来一叠褚皮纸:“那员外可愿了解一下这汴京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