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744章 赵煦与文彦博的默契(第2页)

同时,宋用臣带着禁军到处打灰,让在京禁军顺利向着土木大军转型。

赵煦感觉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于是就通过文贻庆去暗示了一下文彦博现在国家的厢军问题比较严重啊!朕很担心呢!卿是太师之子,能不能代朕去问问太师?

而文彦博,不到三天就递上了这封劄子。

当然,这老狐狸也不是吃素的。

他趁机和赵煦要了些好处。

这老货,不愧是历经四朝,无论形势如何,都屹立不倒的不倒翁!

单单就是这一手,直接要好处,就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

当场要好处,等于断绝了以后封赏的可能。

同时,这多少也算是一种自污的手段。

算是主动给赵煦递了把柄。

以后他要不听话,今天这些索要好处的文字,就是最好的罪证。

赵煦可以借此视情况,给他扣不同等级的帽子。

无大臣礼!

要挟主上!

非社稷臣!

他都这么懂事,赵煦自然也不能拒绝他。

于是,在打发走了郭忠孝后,赵煦提笔开始写条子。

第一个条子,是送去学士院的。

故昭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空、韩国公富文忠公弼,先朝元老,历事三朝,佐仁祖、英祖、皇考,功在社稷,德在天下!

朕意褒长者之德,而扬元老之功。

其加赐富文忠公神道碑,以显忠尚德为额,令主者施行,并追赠富文忠公太师。

这是文彦博请求要的第一个好处。

给老伙计要褒扬,要待遇。

从而给富弼争那宣光殿上,陪祀先帝的大臣员额。

这可是竞争很激励的。

因为王安石死后,肯定会内定一个这都是现在明摆着的事情!

所以,老文这个人,确实能处!

尽管富弼生前和他已经不太对付了。

但现在,愿意给富弼出头,给他争待遇要政策的,也就是文彦博了。

写完这个条子,赵煦将之放到一边。

继续开始写条子。

这是给都堂

太学博士吕大临、太常博士杨国宝,国家贤臣,社稷名士,命尚书省记姓名于堂薄。

吕大临,自不用说。

他和文彦博关系很好。

而杨国宝,则是邵雍的学生,邵雍临终,将之托付给文彦博照看。

这些年来,文彦博是忙前忙后的给杨国宝的仕途铺路。

如今更是舍下了老脸,给他求来堂除的恩典。

这已经不是文彦博第一次给邵雍的门人要政策要待遇了。

去年,他就推荐了一大批当年跟着邵雍混的算术家,到了诸司专勾司为官。

就算是那些老迈,已经不能做事的,他也求了恩典,塞进了算学去当老师。

不得不说,文彦博这个人,平日总是喜欢倚老卖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但实际上,却是个有温情的人。

当然,他的温情,只针对于那些和他有关系的亲朋故旧。

对待政敌,文彦博可从不手软!

赵煦的条子,很快就送到了它们应该到的地方。

第一个送到的,自然是对文彦博对厢军问题的劄子以及批示。

吕公著接了劄子,看了一下内容。

脸色就变得和苦瓜一样了。

他最近,真的是太忙了。

又要忙扑买抵当所的准备,查帐、分册、算计

还得忙着和宰执们,去京中道观寺庙里祈雨。

老天爷已经二十天没下雨了!

别说是他们这些宰执,就算是汴京城的百姓,看着汴河水位不断下降,心里面也是发毛。

除了这些事情,他还有个重担在肩景灵宫的先帝御容画像,虽然已经从文德殿,奉安到了宣光殿。

但还有一场盛大的祭礼神御礼,需要举行。

所以,他得组织起来,还得时刻关注礼部的程序。

根据礼部在列祖列宗以及先帝神灵前的卜问结果。

已是选定了那场祭礼的吉日四月壬午朔。

身为宰相,他是需要陪位,并参与酌献的。

这些事情,千头万绪,压得他连喘息的功夫都没有。

如今,宫中又丢来一个差事。

而且,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差事。

吕公著整个人都麻了!

但,没有办法!

他是宰相!

给皇帝007是他的义务!

只能是强打起精神,发出官牒,传召两府大臣,来他的令厅,集议此事。

文府。

傍晚时分,文彦博就收到了宫中消息。

天子下诏,追赠富弼太傅,并加赐一面神道碑,御笔亲题:显忠尚德。

同时,天子也下诏,命都堂吏房记吕大临、杨国宝姓名于堂薄上。

老太师顿时就笑的合不拢嘴了。

他看向在自己身边的富绍庭。

“德先啊”

“老夫答应德先的事情,已经做好了”

“德先答允老夫的事情,也要放在心上哦!”

富绍庭当即拜道:“太师放心!”

“小侄已在洛阳,为太师准备好了,价值百万贯的金银铜钱布帛!”

“若太师需要,小侄还可变卖田产、店宅、屋舍,由此还能筹集至少五十万贯的财货!”

“另外洛阳诸公那边,小侄也可厚颜去借”

“应该还能筹集数十万贯”

文彦博听着,满意的笑起来:“德先贤侄且放心!”

“只要十三娘能册立为后!那么,富文忠公入祀先帝神庙的事情,老夫一定帮忙办到!”

富绍庭是孝子,他追求也就是这个了。

当今纳头就拜:“小侄多谢太师!”

义天推开禅房的窗户,望向那开宝寺巍峨的铁塔。

他的心情有些沉重。

自去国以来,已是将近两月。

来到这汴京,也有将近一个月了。

但却只见到了这宋庭皇帝一面,而且是礼仪性的拜见!

他的国书,没有任何回应。

这让义天心急如焚,在这开宝寺内,也是坐立难安。

偏,宋庭今年加强了对他的管控。不许他出开宝寺半步!

就算在开宝寺中,也被限制在这禅院内活动。

至于理由?

没有理由!

他甚至连礼部、鸿胪寺的高级官员也见不到。

最近十余天,他甚至被人遗忘了。

连个问他的官员也没有了。

这就更是叫他急躁!

现在已经是三月底,高丽的冰雪,应该早已融化,就连道路也应该被太阳晒硬了。

而他自入汴京以来,就一直是晴天。

料想高丽,也应该如此。

所以,估计是指望不上,高丽春夏季节的洪水发威,以水代兵,迟滞辽军的攻击了。

所以,开京想来应该是被包围了。

虽然说,开京城城墙坚固,城市中的存粮,足够守军食用两年之久。

可是辽人这次来攻,却发动了大批的汉人工匠。

平壤,就是被上百架投石机日夜的轰击下陷落的。

开京能顶得住吗?

若开京失陷,就只能继续向南撤退,撤到南京汉阳去。

汉阳若再失陷,就只能继续向东京庆州今南朝鲜庆尚北道去了。

如此想着,义天忍不住合十叹息:“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此时,门外传来随他同来的小沙弥的声音:“大师,大宋翰林学士刑恕求见。”

义天顿时振奋起来,眼中露出欢喜之色,连忙说道:“快请!”

来到汴京以来,他虽被限制活动。

但,靠着带来的金银财帛,以及他作为高丽僧统官、王子的名头,还是从这开宝寺的僧人嘴里,得知了许多大宋朝堂的内情。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大宋如今的外交事务,基本都是由翰林学士刑恕负责。

特别是谈判!

这位翰林学士,有着极大的权力!

因为他可以直接向大宋天子请旨、取旨。

刑恕哼着小曲,慢悠悠的来到了开宝寺南边的一个禅院前。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刑恕如今就很得意。

不仅仅对辽外交,取得了突破。两国达成了白银换交子协议,封桩库里那数十万匹远年陈布,有望一次出清!

对吐蕃外交,他也取得了成果。

不久前,熙河方面报告说,逃遁西海的鬼章之子结瓦龊,已经同意带着他那十余万青壮下山,归附大宋。

而结瓦龊的降表,也在昨日正式被送到京城。

促成结瓦龊归降的人,则是刑恕与这开宝寺的主持、大宋三藏译经大师金总持。

金总持在今年正月,从淮南回京后,就开始配合刑恕,劝降青宜结鬼章。

这大和尚,确实是很厉害!

不愧是天竺来的密宗高僧!

在见过了青宜结鬼章后,没几天,就成功的让青宜结鬼章,拜服于其门下,死活要跟随他修行。

然后,一切就顺利成章了。

青宜结鬼章立刻写信,劝降其子儿子啊!别打了!投了吧!大宋发钱发粮还发寺庙呢!

是的!

大宋许诺只要鬼章部十余万青壮归降。

那么,大宋就允许他们回到河州居住。

并拨钱给他们建一个大寺庙,以礼佛供佛。

不过,这个寺庙也不是白建的,作为交换,鬼章部必须接受大宋编户齐民,并受流官管理。

当然了,大宋也会尊重鬼章部的习俗。

其部族内部,依旧允许其按照吐蕃风俗、习惯管理。

只有在鬼章部和外部发生矛盾或者问题时,流官才会介入。

若他再搞定高丽人

刑恕感觉,自己也不是不可能拜入两府。

两府大臣,可是比免死铁券更坚挺的身份。

毕竟

那免死铁券,也就图一乐。

而大宋的两府宰执的安全保证,却是由天子在先帝面前立下的誓言所保障的。

换而言之,只要拜为两府宰执,那么一切过去,烟消云散。

带着这样的心情,刑恕步入那禅院中,在高丽人的引领下,来到了禅院内的一处僻静禅房前。

在禅房中,一个身穿紫衣袈裟,看上去宝相庄严的僧人,端坐在蒲团上,面带微笑的看向他。

“阿弥陀佛!”

“小僧义天,拜见大宋刑内翰!”

说着,这僧人合十一礼。

刑恕也合十回礼:“刑恕见过大师。”

这位僧人,可不简单。

刑恕来前就已经做过了功课了这位义天大师

除了是僧人外,还是高丽王子。

而且还是当代高丽国王王运的同胞弟弟。

“内翰请坐!”义天合十再礼,将刑恕请到上首。

刑恕坐下来,就对着义天问道:“大师在开宝寺之中,可还住的习惯?”

义天念了一声佛号,双手合十:“承蒙内翰关爱,小僧在此,一切安好!”

“这就好!”刑恕点头:“不瞒大师,吾蒙我朝官家旨意,以翰林学士权管礼部、鸿胪寺、传法院、译经院等外事”

“这旬月来,一直忙于他事,以至疏忽了大师望大师海涵!”

“阿弥陀佛!”义天合十一拜,也不管刑恕的借口,只是问道:“如此说来,内翰今日来见小僧,是有喜事了?”

刑恕微笑着点头:“不瞒大师,贵国国书,我朝宰执与两宫慈圣,早前都看过了”

义天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

刑恕看着他的神色,轻笑着继续道:“都堂上的宰执们皆言:高丽,海东之国,与我隔海相望,自先帝以来,交好相通,今契丹无礼伐之,理固相救,然则,契丹带甲百万,若贸然开战,恐生灵涂炭“

“故,群臣皆以为,我朝宜当遣使劝和”

“两宫慈圣,皆深以为然”

义天听着,心止不住的向下跌。

虽然他早有这个准备宋庭不太可能为高丽的存亡,而与辽开战。

整理一下心情,义天唱了声佛号,道:“贵国顾虑,下国自能体会!”

“只乞上国慈悲,能于边境,稍动大军,以为牵制”

刑恕摇了摇头:“不瞒大师,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