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2页)
“可贵使却将这一切,当做理所当然,以为皆是高丽应当之物!”
“若是这般……”
刑恕回过头来,恶狠狠的看向义天:“那我大宋,为何要替高丽向辽主求情”
“不!”
“不该如此的!”
“相反,我主完全可以不管此事!”
“放任辽国灭亡高丽!”
“届时,贵国上下,生灵涂炭,社稷覆灭,祖宗之陵倾覆……”
“又与我主何干”
义天被刑恕这样直白的话语,噎得说不出话来。
他只能合十一叹:“阿弥陀佛!”
然后,他用着哀求的眼神,看向那位少年皇帝。
那个在他印象中,素来和气、仁圣的君主。
“陛下……”
“高丽小国寡民,地贫人乏……”
“并无多少资粮啊!”
“万望陛下启无上慈悲,推恩高丽,高丽将世世代代,感激涕零!”
“若高丽果得陛下之助,与北虏罢兵议和……”
“小僧将在高丽,为陛下建寺祈福……”
“且日后,高丽子孙,也将世世代代,为陛下今日之善举而顶礼膜拜,永永无穷!”
“高丽更将如当年新罗之侍大唐,永为大宋臣妾!”
赵煦笑了。
还在给朕画饼
而且,举谁的例子不好,偏偏举新罗
当年,大唐助新罗,一统半岛后,新罗是怎么报答大唐的
大唐前脚设立安东都护府,新罗后脚就利用大唐与吐蕃大战,无力东顾的国际局势,派兵偷袭大唐驻军,迫使安东都护府治所,从半岛迁到辽东。
所以,你的意思是——等这次灾劫过后,高丽也会学新罗一样背刺大宋
果然,半岛上都是些养不熟的白眼狼!
赵煦冷笑一声,并没有回答义天,而是对刑恕道:“学士,看来高丽并不需要朕和大宋相助!”
“明日便将两位使者,礼送出京吧!”
“另外,记得等两位使者,付清入朝以来在汴京的一切开销……”
“他们在汴京住的斋房,吃的饭食,用的笔墨纸砚……”
“统统都给朕算清楚!”
虽然说,传统上,外国入朝使臣,在汴京的一切住宿、生活用度,都是大宋朝廷免费提供。
可是……
赵煦是皇帝!
他拥有最终解释权!
吃了朕的,住了朕的,不买单就想走
没门!
义天和李资义顿时惊恐起来。
“陛下!”义天连忙匍匐在地,哭着哀求起来:“乞陛下开恩!”
李资义也跟着谢罪:“乞陛下开恩!”
赵煦却只是冷冷的道:“太宗皇帝曾有圣旨,命刻于天下州郡官衙……”
“尔禄尔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朕为天下主,作民父母!”
“不敢违太宗之训,挥霍百姓赋税!”
“故此,朕即位以来,四季常衣,皆太母、母后亲养桑蚕所织……”
他扬起自己的袖子。
“所用者,不过百姓日常之物……”他摩挲着自己手上拿着的茶杯。
这茶杯并非价值连城的建盏,也非是四大名窑所产,只是很常见的白瓷茶杯。
一只如今市价不过数十文。
“三餐所食,皆朕身边之人,于这御园中所种所栽之果蔬……”他指向御园内的那一个个菜圃。
赵煦的话,有理有据,说的光明正大,而且事实具在。
当他指出这些事实的时候,赵煦身后的御龙直们的眼眶就都开始发红了。
因为,他们日夜在君前侍奉。
所见所知,确是如此。
官家即位以来,不好奢侈之物,不用金银之器。
去年淮南大旱,就曾主动缩减福宁殿用度一半,从自己嘴里和身边的人身上省下钱,赈济灾民。
于是,诸位御龙直都是怒目圆瞪,看向义天和李资义,欲将这两人撕碎。
义天和李资义被御龙直们瞧的心里发毛,又听到赵煦如此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