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金杯共汝饮(2)
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赵煦全程都在看歌舞。
不得不说的是,宋代的宫廷歌舞,确实很有风韵。
即使赵煦在现代,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但时隔多年,再次欣赏中古时代的宫廷歌舞,依旧是津津有味。
这是因为大宋的宫廷歌舞,承袭自唐代的大曲。
嗯,就是到了新世纪,依然被人津津乐道的《霓裳舞衣曲》丶《唐王破阵乐》,就是唐大曲舞蹈的巅峰杰作。
同时呢,宋代歌舞,还吸收融合了大量大宋特色。
使其在唐代大曲的基础上,浸润了更多属于宋代的特色。
当然了,这也使宋代宫廷舞蹈,失去了唐人大气磅礴,气吞万里的气势。
却又多了些宋代的雅素与内敛。
最进步的,莫过于宋代宫廷歌舞,开始出现了剧情。
从『散序』丶『中序』丶『破曲』,层层递进。
再配合上舞者开始专业化的分工,以及大量乐器的使用丶合奏。
于是,哪怕在现代,看惯了娱乐的赵煦,也是沉浸在歌舞的盛宴中。
直到舞蹈结束,领舞的『花心』和负责报幕的『参军色』,率着舞女们徐徐躬身退场的时候,他都还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对身边的童贯吩咐道:“童贯去告诉内侍省,今夜宫宴,朕很喜欢!”
“人赐帛一匹,钱五贯!”
“诺!”童贯立刻领旨,将这个事情记了下来。
做完此事,赵煦就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用着红枣与桂圆乾煮好的热饮。
接着,赵煦就看向了诸位元老丶宗室重臣以及燕达与苗授这两位殿帅。
“诸位爱卿,可愿陪朕到集英殿后去走一走?”赵煦微笑着问道。
众人早已有了准备,听到赵煦发令,纷纷拜道:“诺!”
赵煦便站起身来,童贯立刻将一件用着上好的白貂貂皮所制的披风,披到他身上。
一队沉默的御龙直,立刻将他簇拥起来。
诸位元老与宗室重臣丶两位殿帅,则依着地位次序,跟在赵煦身后。
一行出集英殿后殿,沿着回廊,在这冬日的寒夜,向着前方的殿阁而去。
而在所有人的前面,是十馀名提着灯笼的内臣。
橘红色的灯光,破开黑暗,照亮着前方的路。
今夜的气温,似乎比过去几日还要冷一些,即使赵煦穿着貂衣,戴着棉制的幞头,但没一会小脸也被冻的通红。
好在,只走了不到一刻钟,前方灯火通明的阁楼就已出现在眼前。
赵煦抬头,看向那些阁楼。
此地,就是大宋朝比崇文院还要机密的地方——列圣御阁!
是收藏与供奉,自太宗以降的列祖列宗的重要御笔诏书丶册文丶法令的地方。
这些御阁,沿着集英殿后西侧的宫墙,一字排开。
从西向东,分别是龙图阁丶宝文阁丶天章阁以及刚刚落成不久的显谟阁。
显谟阁,自然就是赵煦之父,已故的大宋先帝的御阁。
阔步走到这御阁之前,赵煦抬起头,看向这三层的阁楼。
然后,他轻声道:“此,显谟阁也!”
“皇考御笔文集供奉之地!”
群臣虽然早已猜到了,但还是纷纷恭恭敬敬的对着眼前御阁行礼:“臣等恭拜大宋神宗绍天启运英文烈武圣孝皇帝!”
赵煦则是郑重的在御阁前,磕了一个头,然后就领着群臣,拾级而上,登上这显谟阁,推开阖门,一个个烛台中,燃烧的蜡烛,照亮了这先帝御阖内的景观。
那是一层又一层,被严格按照着先帝登基之后的岁月,盛在一个个玉匣或者漆盒内的御笔诏书丶诗词等内容。
其中许多,都是重要的历史文件。
若能传到后世,可能件件都是国宝!
尤其是那两封拜王安石为相的大诏原件,更是历史本身!
可惜,这些东西,都在靖康之难中,被金兵所焚毁。
就如,现在正在皇城之中,那台正在建造的全世界最先进的机械钟表与天文观测仪——元佑浑运台。
也如,现在还无比繁华,恍若是一座不夜城的汴京城。
看着眼前的景象,想着在现代的见闻。
赵煦便转过身去,看着跟随他一起入阁的诸位大臣,他平稳而有力的道:“朕意在明年正月,正式布告天下,皇考文集御笔,皆已供奉于显谟阁,要令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同奉皇考御笔文集,以为子孙万代之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