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两百零六章 乃圣乃神,乃文乃武(第3页)



    看上去很懂事,也很安静、乖巧。



    赵煦没说什么,只是陪着两宫,静静等待,终于,粱惟简来报:群臣恭推平章军国重事、太师文彦博;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康国公韩绛为大行皇帝谥号、庙号宝册使,乞入宫敬呈大行皇帝庙号、谥号。



    两宫诏可。



    帷幕升起,赵煦从中走出去,坐到早就准备好的御座上。



    安排好的御前骨朵直们,持着骨朵而入,站在殿中两侧。



    赵煦对着帘内,说道:“十三娘可站朕身侧!”



    “让太师可以看到汝!”



    两宫听着,也都点点头。



    文彦博是太师、平章军国重事,这个体面是得给他!



    文氏见了,连忙给两宫盈盈一礼,然后规规矩矩的走出帷幕,在脸上戴上一重面纱,站到赵煦御座之后。



    她看上去有些激动、兴奋。



    这很正常!



    她才多大?就被允许出现在这样庄严郑重的场合,还被允许伴在君侧!



    皇恩浩荡,她没有高兴的失态,已经不错了。



    ……



    文彦博、韩绛,在群臣簇拥下,恭恭敬敬的到了保慈宫中。



    然后,文彦博抬头,看到了他的孙女,侍立在君后。



    他的老脸,露出无比宽慰的笑容来。



    他深感,自己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韩绛在旁边看着,心中笑了一声,两位老臣便恭敬的捧着手中的册文,来到君前,拜道:“臣等奉诏,恭议大行皇帝谥号、庙号……”



    “今已得天之授,敬献大行皇帝谥号、庙号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之前!”



    赵煦没有说话,帷幕内的太皇太后道:“有劳诸位爱卿!”



    便命人将宝册恭敬的接来,送入帷幕。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认真的看了一遍,然后对视一眼,都感觉不错。



    便命人送到了赵煦手中。



    赵煦恭敬的跪接宝册,然后放在案前,认真的看了一遍。



    与他上上辈子的用词、选典一模一样。



    庙号、谥号,自也是相同。



    于是,他轻轻颔首:“可!”



    群臣集体匍匐,拜道:“臣等恭从天意!”



    赵煦起身,恭捧宝册,回到帷幕。



    顺便给文氏一个眼神后者立刻上前,紧紧跟上。



    文彦博在殿中,用眼角余光看到这一幕,越发的开心。



    他感觉,文家怎么着也可以出一个贵妃!



    若是十三娘争气,可以生下皇长子!



    说不定直接就是皇后!



    如此,文氏可以再富贵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



    一个时辰后,群臣从内东门下走出。



    章惇的眼睛,看向邓润甫所在的方向,然后不动声色的靠过去。



    “温伯……”章惇低声说道:“可愿至都堂一叙?”



    邓润甫回头看着章惇,坚定的摇头,拱手谢道:“省佐,下官学士院之中还有要事!实在抽不出时间!”



    章惇笑了笑,道:“温伯可否请某至学士院中一游?”



    邓润甫立刻警惕起来,看着章惇的那张似笑非笑的脸,他低声道:“皇命在身,还请省佐见谅!”



    章惇懂了,果然是天子吩咐了邓润甫,给了邓润甫一个差事。



    而且,恐怕是特别选的,曾子宣不在学士院的时候。



    章惇顿觉有趣!



    注:神宗是美谥,和圣宗一样的地位!



    只是因为北宋灭亡,南宋完颜构君臣把锅都扣给了王安石变法,他们觉得只要不变法,不开边,不搞事,就没有后来的海上之盟,也不会破坏宋辽盟邦,自然就不会有灭国之事。



    加上后来明神宗的事情,神宗才变成了一种明褒暗贬的谥号。



    但在北宋的现在,这是不折不扣的美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