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两百二十章 赵煦的解释(第2页)



    这是两宫忧心的主要方向。



    过去,大宋给北虏每年二十万两白银,三十万匹绢布。



    北虏尚且已经嚣张到了如今的地步。



    何况是一年三百万贯?



    俗话说的好,如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万一北虏愈发贪婪,如之奈何?



    赵煦看着向太后,微笑起来:“不瞒母后,儿就是希望北虏欲壑难填!”



    两宫顿时都严肃起来,看着赵煦:“六哥(官家)!”



    赵煦微笑着:“母后、太母勿忧,且听儿细细道来……”



    赵煦可太清楚,两宫对辽人的畏惧了。



    恐怕辽人打个喷嚏,两宫都会茶饭不思。



    两宫看着赵煦自信的样子,这才安坐,听他解释。



    “北虏乃是夷狄,夷狄无信,圣人早已经明言!”赵煦笑着解释着:“然而,儿以为,哪怕夷狄也脱不了人之天性……“



    “人之天性,便是好逸恶劳,便是贪图酒色财气……”



    “偏偏其又不重圣人教化,其上下不知节俭……”



    这就是欺负两宫在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了。



    若两宫是宰执们,就一定知道,大宋其实也一样。



    民间奢靡之风盛行!



    士大夫们酒色财气,无一不精。



    为了喝个茶,一套茶具,就花百贯的人比比皆是。



    可两宫哪里知道这些?



    她们即使出宫,去的也是开宝寺、大相国寺。



    每次出宫,都是浩浩荡荡,前后仪卫无数,还要净街。



    估计也就向太后,还能多少知道一点。



    但她所知的也是治平年间的老黄历了。



    二十年弹指一挥,天下已是翻天覆地!



    便是汴京城也早已不是向太后记忆里的汴京城了。



    于是,赵煦的说法,让两宫都微微点头。



    赵煦继续说道:“如今,北虏每年得三百万贯,可用于购我朝之物……”



    “他们会渐渐的不满足于此……”



    “然后,他们就会将自己国中金银送来我朝,请我朝为其制作交子,以便继续购物享受……”



    “如此,十年、二十年后,我朝已民富国强,而彼则深陷酒色财气之中,国库更是亏空严重!”



    “如此,儿就有机会了……”



    “太母、母后不要误会!”赵煦看着两宫再次严肃起来的神色,连忙安慰:“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太母、母后教诲,儿牢记在心,绝不会轻言用兵北虏……”



    “儿只想继承太宗皇帝、真庙、仁庙之志……”



    “花钱赎回燕云十六州而已!”



    “以十年、二十年之功,使北虏深陷泥潭,不得不将燕云十六州交还,以此偿债,以此为贷,继续沉迷于奢靡之中!”



    两宫听完,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来。



    因为赵煦的话,讲的条理分明,逻辑通顺。



    仔细一想,也确实有实现的可能!



    因为兵败高粱河,自太宗之后深感武力无法收复幽燕的历代天子,都开始另辟蹊径,想要花钱赎回。



    赵煦并不是第一个这样想的。



    真庙、仁庙,都有过这样的念头,还付诸了实际。



    便是先帝的封装库也是为了幽燕十六州而准备的。



    而赵煦比这些天子更进一步。



    他提出了具备可行性的计划。



    用十年、二十年来麻痹北虏,让其离不开大宋,然后不得不交还幽燕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