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两百二十二章 赏罚要速(第3页)



    文宗道亲自带着人在门口迎接——王氏是续弦,她和文彦博就生了文宗道这一个儿子,其他皆是文彦博发妻以及姬妾所出。



    文宗道将自己的母亲,接进内宅。



    文彦博就已经在等候了。



    “夫人回来了……”文彦博问道:“可见到了十三娘?”



    王氏点点头。



    “十三娘在宫中如何?”文彦博问道。



    王氏答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很喜欢十三娘,一直带在身边……便是皇太妃,也对十三娘比较满意,还赐给过十三娘脂粉……”



    文彦博放下悬着的心:“这就好!这就好!”



    至于官家,他不必问的。



    一是因为官家现在还小恐怕根本不懂男女之事。



    二是文彦博了解男人。



    等官家十四五岁,十五六岁,气血渐渐旺盛,十三娘也该有十八九岁了,正是女子最动人的时候。



    而其他家日后送进宫的女子,那个时候不过十三四岁。



    一群黄毛丫头,如何与十三娘竞争?



    到那个时候……



    说不定,十三娘可以直接正位正宫!



    而文彦博,则一直在为此努力。



    自十三娘入宫后,他就已经摆正了姿态,再也不倚老卖老了,基本上官家想做什么,他就支持什么。



    用着四朝元老的身份来背书!



    而文彦博知道,自己的这些表态,官家绝对是知道的,也是心里面有数的。



    不信,看看隔壁的张方平!



    前些天,张方平才带了程颐入宫,在两宫面前言说官家读书之事。



    昨日,官家就在两宫面前推荐了张方平出任《元祐字典》编纂使。



    理论上,张方平在元祐字典的编纂工作中,处于领导地位。



    邓润甫都得听他的。



    当然谁都知道,实际上,他只是个参谋,他的年纪也不适合继续从事繁重的文字编纂工作。



    但,这恩典依旧震撼人心!



    元祐字典一旦编纂完成,刊行于世。



    张方平就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了!



    日后天下士人读书,只要用到《元祐字典》,就会知道他张方平曾参与了《元祐字典》编纂。



    百年、千年后,恐怕都是如此。



    就像东汉的许慎,在千年之后,依然被人谈起,依然被人推崇。



    这是真正的不朽!所有士大夫的追求!



    也是司马光用了十五年,才终于达成的成就。



    ……



    接下来数日,汴京城中,波澜不惊。



    赵煦则在福宁殿里,认真的读着程颐、孙觉献给他的书。



    仔细做着注解,也认真的学习着。



    时光荏苒,转瞬就是七天。



    元丰八年七月乙卯(二十三)。



    持节汝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留守北京大名府王拱辰卒。



    讣闻,两宫以故事辍朝一日。



    旋即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阳府韩维,为北京留守。



    除此之外,王拱辰的去世,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涟漪。



    汴京城中无论新党,还是旧党,都对他的去世无感。



    甚至有人窃喜。



    譬如福宁殿里的某个少年天子这天晚上又加一道菜。



    ps:没有第四更了,月票加更留到明天早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