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三百八十章 小官家是圣君啊!(第3页)



    这个例子一开,对勋贵外戚们而言,后患无穷。



    所以,一旦他们发现事不可为,张吉恐怕就要被自杀了。



    他们是绝不会让追毁张吉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的圣旨从皇城递出去。



    这关乎勋贵的体面,也关乎外戚的富贵。



    不过,赵煦也只是需要杀鸡骇猴而已。



    他才不在乎,张吉的死活呢。



    也就是气氛都到这个份上了,张吉和张家,要是不死一死,真的很难办。



    尤其是张家那个盈槛八百的豪宅。



    不趁着这个机会,收回官府,难道还要留着过年不成?



    所以,到时候,抬一手,改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为收回一切赏赐,废除张吉的张耆嫡曾孙身份,编管或者安置偏远军州,然后再从张家其他兄弟里,选一个人出来,承袭那个已经不值钱的故徐国公张耆香火,这个事情就算完了。



    这样的处置,其实和赵煦最初的处罚差不多。



    对张家来说,甚至可能更糟糕,更可怕。



    但勋贵外戚们来说,这就刚刚好。



    他们要的就是体面,就是面子。



    至于张家的死活?



    那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这样想着,赵煦就舔了舔舌头。



    一个盈槛八百,靠近皇城的超级豪宅呢!



    给张吉这样的混账,真的是浪费啊。



    改成官廨,作为廉租房,出租给那些在京城租不起房子的文官武将,特别是皇城司的武将,还有三省两府的中低级文官。



    这就是大大的德政。



    同时,也可以堵住外人说他这个小皇帝,是冲着张家的财产去的议论。



    朕……完全是为了爱卿们啊。



    朕为卿等在京城的起居,可是伤透了脑筋啊。



    至于张家这几十年来积累的财富?



    赵煦自然是笑纳了。



    其他案子,也都可以照此处置。



    想到这里,赵煦就看向了经筵官们,然后他微笑着对冯景道:“冯景,去将其他卷宗和相关干照,也都给诸位先生看一看。”



    ……



    开封府发生的事情,迅速在整个汴京城引发一场风暴。



    那些在开封府外,排着队还钱的人,一个个慌慌张张起来。



    而那些还在筹钱的人,一个个加快了筹钱的脚步。



    只恨不得今天就凑齐钱,赶紧把欠皇帝的钱还了。



    得罪不起啊!



    人家真的记仇,而且报应来的是又快又准又狠!



    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



    所有听到这个事情的人,无不两股战战。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不满,更没有怨言,自然更不可能有人为了张吉抱不平了。



    在所有人眼中——张吉纯属活该。



    官家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机会,给暗示了。



    这个家伙却冥顽不灵,对抗君父。



    这已经是践踏了外戚勋贵和官家们之间的默契了。



    所以,无人同情。



    甚至有人觉得好死!



    再说了……



    外戚勋贵们,想起了小官家给那些还了钱的勋贵外戚们的待遇。



    又是秘方,又是特制酒曲,几乎是白白的给了一条新的财路!



    后来更是让人带着北虏,专门去这些人的店铺买买买。



    光是这些好处,恐怕就远远超过了他们还的钱了。



    而且是每年都有的稳定财路。



    这说明什么?



    说明官家还是看重外戚勋贵们的,说明官家还是向着俺们这些给历代官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勋贵们的。



    所以,只要别和张吉一样,官家还是愿意和大家一起共富贵的。



    这就相当于一颗定心丸了。



    因为,红线已经划好了,就在那里,很明确的。



    大家伙不用去猜,也不用去揣测。



    只要别和张吉一样蠢,那位官家就能容忍。



    再想想这位官家即位以来的种种举措。



    罢废市易法,恢复自由市场经济,扑买堤岸司,完善大宋商品流通渠道,减少官府干涉。



    这是什么?



    这是圣君啊!



    仁庙恐怕也比不上——仁庙只是宽厚,但小官家不止宽厚,还能带大家伙一起发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