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四百五十章 条约与尊号(第3页)

 章惇昂首傲然,看着黎文盛,他身上的儒雅之气,在这一刻消失的干干净净:“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今邕州复十年之仇,理所应当!”

 然后,章惇转过身去,只留下了一句话。

 “且夫,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方是仁义君子之教!”

 黎文盛被章惇的话,震得脑瓜子嗡嗡嗡的作响。

 他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北朝文臣,不是都很好说话,不是都很要面子的吗?

 这是什么情况。

 过了好一会,他才回过神来,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才终于想起了,这两天都快被他遗忘掉的那个北朝经略使,如今在升龙府的赫赫威名。

 血手人屠章子厚!

 果然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这就是煞星!就是个屠夫!

 ……

 集英殿上。

 赵煦微笑的看着坐在殿中的三位元老,依次起身,再拜趋前:“老臣等告退。”

 然后,亦步亦趋,持芴而退。

 赵煦站着目送着三位元老远去的背影,嘴角始终带着微笑。

 而帷幕后的两宫的笑容,更是在一开始就没有停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这三位元老,在御前进言,什么情弊、问题也没有提。

 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就只有赞歌。

 只说两宫慈圣,天子圣明,只说海晏河清,四海升平。

 在他们嘴里,现在的大宋天下局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所以,三位元老在诏对过程中,不止一次不耐其烦的表示:太皇太后、皇太后,保佑圣躬,治理天下,北和北虏,西抚吐蕃、党项,南伐交州,黎庶安乐,功莫大焉,宜当上尊号,以崇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德。

 总之,在他们嘴里,假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要是不受尊号。

 那么天下人恐怕就要失望了。

 两宫能不开心吗?

 目送着三位元老远去,赵煦才坐下来,回头对着帷幕内的两宫说道:“太母、母后,臣也以为,太母、母后功高天下,福佑万民,宜当上尊号,以示天下万民……”

 两宫听着,嘴上虽然推辞,不断说着谦卑的话。

 尤其是太皇太后,虽然一直在说:“老身无功天下,无功社稷,安敢受尊号?”

 但听听这个语气就知道了,她已经欢喜不得了了。

 这很正常。

 女人嘛,就是喜欢那些好看的、好听的、够逼格的东西。

 而对富有天下的两宫,尤其是太皇太后来说,物质上的东西,她们已经不缺。

 能让她心动的也就是尊号了。

 想想看,一个太皇太后的头衔,哪里比得上章献明肃当年得到的那个‘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更加威风?

 这也是她少数可以在礼制范畴内,完成超越其姨母慈圣光献地位的地方了。

 她若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至少赵煦就记得很仔细,在他的上上辈子,这位太皇太后面对群臣上的尊号,那是非常愉快的接受了。

 这次也是一般。

 所以,赵煦当即微笑着道:“太母、母后之功,盖冠天下,何况,如今王师南征大捷,数日而定江北,拓土千余里……”

 “孙臣听经筵大臣言,此乃昔年章献明肃也未曾有之大功。”

 “若连太母、母后,都不肯受尊号,何人还敢受?”

 太皇太后听着,在帷幕中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连官家都说老身值得一个尊号?

 看来老身确实是可以得到一个尊号了。

 但,嘴上她还是在推辞着:“官家所言差矣!老身岂敢与章献明肃相比?”

 说着,她就看了看向太后。

 向太后立刻道:“娘娘,新妇以为六哥所言甚是,娘娘宜当受尊号。”

 “至于新妇?”向太后低着头道:“姑在堂,不敢僭越!”

 这是实话。

 婆婆还在呢,儿媳是不可能与之并驾齐驱的。

 礼法上不允许。

 她也不想要。

 向太后很清楚的,尊号这种东西,哪里比得上她与六哥的母子之情?

 再说了,她根本不急。

 六哥亲政后,待太皇太后百年,该是她的东西,总归会是她的。

 于是,太皇太后笑的更加灿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