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465章 要顾全大局啊(第2页)

 

大宋威名,远播四方。

 

这让太皇太后每每想起,嘴角都会轻微上扬。

 

老身临朝听政,一年有余,便南服交趾,拓土千里,不止尽得交趾江北之地,还让交趾人乖乖遣使求和。

 

大理、真腊、占城等国震怖,遣使来朝。

 

先帝在位时,有过这样的事情吗?

 

好像没有吧。

 

熙宁南征,功亏一篑,五路伐夏,最终徒耗军费,永乐城之战更是一败涂地。

 

而老身只遣五千人南下,便得到了这样的成果。

 

老身真是大宋第一太母!

 

未来青史之上,必与古来贤后同在。

 

于是,这位太皇太后便道:“就依官家的意思好了。”

 

“待刘昌祚入朝后,便以范纯粹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

 

说完朝政,太皇太后就看向赵煦,道:“官家可听说了,近来御史们在弹劾的事情?”

 

赵煦眨着一双可爱天真的眼睛,小脸红彤彤的:“孙臣近来,一直在用心功课,并无太多闲暇关注朝政,还请太母明言之。”

 

做戏做全套。

 

赵煦在章惇生擒李常杰后,便开始进入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节奏。

 

除了在集英殿里读书,就是来庆寿宫陪两宫。

 

哪怕到了庆寿宫,他也是捧着书在看,仔细的记着笔记。

 

主打的就是一个——朕什么都不知道。

 

太皇太后不疑有他。

 

这个孙子认真读书的事情,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便道:“广西地方,有些奏疏入京,说是广西经略使章惇,生擒交趾伪太尉李常杰后,并未奏请朝廷,便决定在邕州将之凌迟……”

 

“此有违祖宗法度也。”

 

赵煦听着,托着腮帮子想了想,便起身对太皇太后谢罪道:“孙臣却是要向太母、母后请罪了。”

 

“嗯?”

 

“不敢瞒太母,当初章相公南下,陛辞之时,孙臣曾与之交代过一句话……”

 

“若得李常杰,必将之凌迟,以祭当年邕州死难军民。”

 

“六哥怎会有这个想法?”向太后奇了。

 

赵煦睁着自己拿双黑白分明的真诚双眼,说道:“回禀母后,父皇在时,曾和儿臣说过,交趾当年屠邕州,乃生平之憾!“

 

“父皇还曾说过,若能得李贼,必在邕州刑戮,以谢当年殉国之臣民!”

 

两宫对视一眼,然后就都笑了起来。

 

“既是先帝嘱托,这李贼确实该在邕州受刑!”太皇太后说道。

 

向太后也赞同道:“确该如此!”

 

如今没有民族主义,也没有什么国族认同。

 

只有朴素的华夷之辨。

 

而在家天下的框架下,赵官家和耶律家的皇帝之间的互相认同,远超赵官家和底层百姓之间的认同。

 

李常杰若是没有在邕州被凌迟,械送汴京的话,他甚至可能善终!

 

最起码,也能有一个体面的下场。

 

别怀疑,这是两宫和朝臣们做得出来的事情。

 

所以,在章惇南下的时候,赵煦特意交代了。

 

若擒得李常杰,必须将之在邕州千刀万剐。

 

这不仅仅是为了念头通达,也是为了凝聚广西人心。

 

自古以来,同仇敌忾,总是凝聚人心的最好手段。

 

“官家……”太皇太后对赵煦道:“御史们,除了弹劾章相公擅自决断外,还弹劾他在交趾江北,屠戮士人……”

 

“据奏,章相公曾给指挥以上将佐以及土官们下过军令,言江北之地士大夫,皆可杀!”

 

“于是,江北诸州,血流成河,竟使衣冠遭戮,死者充盈,不计其数!”

 

赵煦当然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

 

他连细节都很清楚。

 

老实说刚刚知晓的时候,赵煦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赵煦曾私底下感慨:“真不愧是章子厚啊!”

 

对这个在上上辈子曾辅佐他的宰相,赵煦太熟悉了。

 

章惇在朝中,大部分时候,都是个笑眯眯的儒雅老头。

 

可谁若踩到了他的痛点,或者碰

 

到了他的底线。

 

那么,他的那句口头禅就会脱口而出:“翌日安能奉陪吃剑?”

 

在朝堂上都会杀气腾腾,气势凌人,光明正大的用吃剑这种话来威胁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