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第2页)

 

除了纸张、油墨不同。

 

汴京新报还大了不少。

 

从最初折叠起来,也就四个手掌大小的豆腐块小报,变成了如今有着八版的大纸。

 

赵煦打开来一看,顿时笑了起来:“这个童贯……还真是厉害!”

 

冯景听着笑起来:“都是大家教的好。”

 

赵煦摇摇头,道:“别!”

 

“朕可没这个本事!”

 

能在一份整个汴京人每天都会看的小报上,完全丢掉脸皮,放开矜持,毫无顾忌的表演今天支持,明天反对,后天理中客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个强大的人。

 

只能说,童贯不愧是六贼之一。

 

有这份心理素质,就活该他升官发财!

 

就像今天的汴京新报的头版头条——浪子回头金不换!

 

报道的就是驸马都尉郭献卿在太学教育下的成长故事。

 

在报道里,童贯这厮,极尽肉麻之词,将太学形容成了一个足以洗净一切污秽的圣地。

 

更将郭献卿描述成了一个品行正直,只是被人蒙蔽了的君子。

 

浑然忘了,就在当初郭献卿的事情爆发的时候,汴京新报连开三天头版头条,狂喷不已的事情。

 

赵煦翻着小报,很快就在第八版的一个角落,找到了一条简短的报道——衙报:御史台中,隐有刑讯拷打之声。

 

赵煦看完,笑了起来。

 

这不就和他在现代看到的那些所谓的‘据匿名人士透露’、‘消息人士报道’一样吗?

 

这是赤裸裸的放风!

 

但这可不像傅尧俞的手段啊。

 

傅尧俞是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

 

所以……

 

“御史台如今谁在主持审理李雍一案?”赵煦问道。

 

“回禀大家,臣听说,中司以令侍御史安惇为首了,审理李雍案。”

 

赵煦的嘴角顿时翘起来。

 

“安惇?”

 

那可是绍圣时代,新党大臣之中,对旧党态度最坚决,同时也是下手最狠辣的人。

 

比亲爹被旧党整死的邓徇武下手还狠辣。

 

旧党大臣,只要落到他手里,就只能自求多福。

 

所以,赵煦一直对他颇有期待。

 

甚至还让人,假装‘热心市民’,给安惇送了几件微不足道的功劳。

 

可傅尧俞怎会用他?

 

就算是不用孙永、苏辙、王觌这样的新党御史。

 

他也该任用相对温和、中立的那几个御史啊。

 

这安惇又是怎么和傅尧俞搭上关系的?

 

朕怎么不知道?

 

赵煦想着,皱起了眉头。

 

旋即,他就摇了摇头。

 

傅尧俞要是想要拉帮结派,他早就做了,轮不到现在。

 

要知道,当初熙宁初年,王安石可是只要傅尧俞点头,就愿意举荐他出任御史中丞。

 

但傅尧俞断然拒绝了。

 

同时,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元祐时代,旧党的人,都是只要傅尧俞点头,那么执政之位就必有他的位置。

 

然而,傅尧俞依然拒绝。

 

他生来骄傲!

 

赵煦于是想起了,前几天他在福宁殿召见傅尧俞时的场景。

 

他微微吐出一口气。

 

“朕会不会太用力了?”他想着。

 

仔细想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傅尧俞和司马光一样,都是那种充满了理想气息的人。

 

这种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理想所打动。

 

不然,傅尧俞也不会在地方上,安心当一个小官,甘守清贫十余年,无怨无悔。

 

他从未向汴京上书。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他肯上书,甚至都不需要低头。

 

赵煦的父皇,也一定会将他请回来。

 

因为他是英庙亲口承认过的孤臣。

 

而且还是唯一的一个。

 

所以啊……

 

“下次再遇到这种人,要不要收着点?”

 

“才怪!”

 

你以为你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做事认真,老板就一定会给你升职加薪?

 

做梦!

 

老板只会秉持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

 

同样,作为皇帝,赵煦对大臣,特别是傅尧俞这样单纯、正直、勤勉的大臣,也是如此。

 

这么好用的大臣。

 

当然是得继续用了。

 

朕又不是没开俸禄!

 

当然了,作为皇帝,赵煦和资本家还是不同的。

 

资本家逐利,以利润为先。

 

而皇帝,则追求统治稳定,以邀买人心为上。

 

所以,赵煦回头对冯景道:“朕听说,中司入京后,一直租住在新城的一个民居?”

 

冯景点头:“大家,以臣所知,中司如今租住在新城的武成坊中,一家老小,皆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