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548章 圣天子(1)(第3页)

 

“这可是两三万贯啊!”

 

“我在集英殿里读书,听经筵官说,汉文帝当年欲修一个露台,召集工匠,询问后发现需要耗费百金。”

 

“文帝于是道: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为台?!”

 

“我虽然年少,听了以后也是感佩不已,愿意效仿文帝之政!”

 

“今抵当所,年费两三万贯,却无所建树……”

 

听到这里的时候,无论是曹佾,还是向宗良、高公纪的脑子都已经嗡嗡嗡的响起来了。

 

他们如何不知道,抵当所是干什么的?

 

写作抵当所,实为质库!

 

而且是官府所建有着官方背书的质库。

 

尽管,这个质库被大和尚们的质库打的满头包,根本没有作为。

 

但……

 

那只是因为抵当所是皇帝的而已。

 

“所以,我就想着,用堤岸司的例子,将抵当所在汴京的东南西北四所,尽皆扑买与百姓,任百姓自营。”

 

“这样一来,朝廷能得收入,百姓能得利益,抵当所也可以被盘活!”

 

赵煦说着,就看向了曹佾、向宗良、高公绘,问道:“三位国亲以为,我的想法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

 

曹佾、向宗良、高公绘立刻起身,无比虔诚的俯首:“陛下仁厚,天下幸甚!”

 

这不是圣天子,谁是圣天子?

 

三位国亲眼中都在冒火了。

 

他们当然也听得出,官家特意找他们商量的意思——就是要向他们透露这个消息。

 

就是要让他们也参与到其中来!

 

这可真是……亲官家啊!

 

真没把我们当外人看啊!

 

好处,直接都喂到嘴边了,他们若连这个饼都接不住,那也就白混了。

 

尤其是曹佾!

 

他想起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孙。

 

他原本还担心,自己百年后,天家亲尽恩除,子孙又不孝,恐怕很快就能他留下的产业败光。

 

但现在,若能有一个质库在手……

 

曹佾想起了大相国寺、打瓦寺还有太平兴国寺的质库日进斗金的盛况。

 

他就知道,若能有一个这样的质库在手。

 

就算子孙不孝,败家严重,只要不造反、谋逆,不去赌博,纯粹吃喝玩乐,恐怕也得败上两三代人才能败光。

 

……

 

宫中的事情,几乎瞒不住人。

 

何况,赵煦也没想瞒。

 

于是,在这天晚上,当今官家欲将抵当所扑买,让利于民的这个大好消息,就轰传整个汴京。

 

瞬间,就将无数眼球吸引住了。

 

汴京城里的大和尚们,首先就慌作一团。

 

第一、第二、第三甜水巷,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那些什么‘倚红偎翠大师’、‘没头发浪子’、‘有居士如来’们,再也没有喝花酒、调戏小娘子的性质。

 

一个个披着袈裟,连夜赶回寺庙。

 

他们心里面很清楚的——他们之所以能在这个汴京城里花天酒地,酒池肉林过上堪比士大夫的生活。

 

除了少数能人,大部分人靠的是质库。

 

若质库受到冲击,面临竞争。

 

那他们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头了。

 

搞不好,将来真的得青灯古佛,连肉都没得吃了!

 

而汴京城的士大夫、外戚、勋臣们却是两眼放光。

 

特别是太学里的年轻学生们,已是弹冠相庆。

 

“真是圣天子啊!”

 

“国朝兴盛可期也!”

 

年轻的学生们,互相奔走。

 

一个个学舍之中的烛光都被点燃。

 

年轻的太学生们,相聚在一起,兴奋的谈论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真的相信,并且愿意践行儒家的理想的。

 

这也是自古以来的规律。

 

学生们,总是热血的、冲动的、有着浓烈理想主义的。

 

即使这些人里,混了一些投机者和利己者、厚黑之人。

 

但在周围人的影响下,他们也会不可避免的被裹胁,被熏染,或主动或被动的变成热血青年、理想主义者。

 

于是,这一夜的太学,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直至三更,才逐渐安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