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552章 凄惨的吴家(第3页)

 

然而,在都堂他不敢胡闹。

 

只能回家去琢磨原因,去想办法。

 

然后,他就开始发动人脉,分别去文彦博府邸和吕公著府邸拜谒(吴充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文及甫以及吕希绩。)

 

然后,他在文彦博府邸直接吃了闭门羹——连门都进不去。

 

吕公著倒是见了他,却也和他打太极,说什么‘都堂自有制度’、‘贤侄且当耐心等候’。

 

又暗示他,实在不行,去吏部看看,总不能在京城空耗,影响仕途。

 

直到这个时候,吴安时才回过味来。

 

知道他是被自己的二哥吴安持给连累了。

 

而且,出手的人就是宫里面的小官家!

 

不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没有办法,吴安时只能乖顺的去吏部候阙。

 

然后,在吏部侍郎王子韶这个奸臣的主持下。

 

吏部左选的官员们,开始了对他的无限折磨。

 

一会说他的告身有问题,要他重做。

 

一会又说他的举主举状有问题,让他去确认。

 

说什么都不给他看吏部的阙榜。

 

甚至不安排他唱名!

 

这可急坏了吴安时,因为在大宋,官员入京候阙的程序非常严格。

 

假如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及时赶到京城,参与吏部的待阙候选程序。

 

那这个官员就视同放弃了今年的注阙授官。

 

等同于原地踏步了一整年。

 

这对减磨勘一年,就敢杀人放火的大宋官员来说,简直是要命的事情。

 

当时,吴安时急坏了。

 

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一个人急也没有用。

 

因为打击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建州吴氏家族的子弟。

 

包括他的堂兄弟们,也被囊括其中。

 

吏部、枢密院,协同配合,一起动手了。

 

吴家上下瑟瑟发抖。

 

无论走文资的还是武资的,都在影响范围内。

 

在职的被命回京待阙,待阙的想去选阙,却被告知他们的告身啊、举状啊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和吴安时的一样有问题。

 

有关部门的太极拳,打的又好又慢,利用程序,卡的整个吴家欲仙欲死。

 

后来,吴家人才终于得到了一个知名不具的刑姓故人指点。

 

于是,如梦初醒,赶紧去太学,让吴安持写了和离书,送去了江宁。

 

这才让坚冰融化,吏部终于发现,他的告身、举状什么的没有问题,可以参与选阙了。

 

吴安时当时以为雨过天晴,自己可以好好选一个好去处了。

 

结果……

 

等他去吏部参与选阙的时候,那些好阙,无论他怎么选,都没他的份,直接第一时间就出局了。

 

只有远阙、零阙甚至是无人愿就零残阙,才有可能竞争一下。

 

让他欲哭无泪!

 

而原因吴安时现在已经知道了。

 

他的母亲,觉得太皇太后圣节即近,她可以入宫去宫里面到两宫面前哭诉了。

 

于是,扣下了原本应该送还江宁的王家嫁妆。

 

打算把王氏的嫁妆吞掉!

 

这可是王安石夫妇,搜刮了一生仕宦所得,才拼凑出来的嫁妆。

 

老太太哪里舍得就这么平白无故的送回去?

 

自然,吏部那个以‘荆国公门生’自居的吏部侍郎王子韶,根本不会惯着吴家人。

 

看着文及甫震惊的神色,吴安时犹豫了一下然后问道:“周瀚现可有空?”

 

文及甫想起了老父亲对他的告诫:以后少和吴家人来往!

 

他缩了缩脖子,连忙道:“某还要去向家父上禀今日面圣之事……”

 

“改日再与安时叙旧。”

 

吴安时其实也知道这个结果。

 

现在他和他的哥哥吴安诗在这汴京城里,已是人厌狗嫌。

 

姻亲、故旧们,都对他们兄弟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多说几句话,就要连累自己。

 

文及甫肯主动找他说话,已经很够意思了。

 

人家只是自己的妹婿而已!

 

于是,吴安时拱拱手:“那就改日再与周瀚叙旧。”

 

“嗯!”文及甫想了想,从自己怀里掏出一迭交子,塞到吴安时手中:“安时,这些交子且先拿着开销吧。”

 

汴京居,大不易也!

 

吴家又屡受打击,早不如前了。

 

吴安时接过那些交子,叹息一声,没有多说什么,拱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