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555章 逆鳞(第3页)

 

“诸贵人自带女子……”

 

杨文元舔了舔舌头,看向李庶,意思是真的吗?

 

李庶点点头,就差赌咒发誓了:“府司,此事千真万确啊!”

 

“小人虽未目睹,也未参与过,但听人说起过其中的妙处……”

 

杨文元听着,心中冒出了刑统的条款:传习妖教及经会之人,若遇男女杂处、混居,自合依条断遣!

 

合那一条?

 

当然是‘僧俗不辨,男女混居……托宣传于法令,潜恣纵于淫风,若不去除,实为弊恶’的这一条。

 

这可是掉脑袋的罪名!

 

尤其是王则之乱后,朝廷对此抓的很紧!

 

平时,若没有人管,也就罢了。

 

可一旦有人要管了。

 

那被逮到的人,有死无生!

 

于是,杨文元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那高僧可是法号愿成?”

 

李庶点点头,喜悦无比的说道:“正是愿成大师!”

 

“这位大师,据说还曾为先帝赐紫衣,与好多贵人有着关系。”

 

“听说这位大师的紫衣,乃是当年跟着如今的章相公开梅山时所得!不止如此,便是当年的王相公之子,也曾拜服在其佛法之下呢!”

 

等等!

 

杨文元的神色凝固下来。

 

“章相公?”

 

“王相公?”他看向对方,眉眼紧皱。

 

杨文元是在地方上了熬了足足十年,才终于凑齐了五张举状,京削圆满,改为京官,然后又在地方上熬了两任通判的资序,因为政绩优异,才在元丰八年初被提拔入京为官。

 

他没什么后台,也没什么靠山。

 

不然,也不会被放到司录司去当那个所谓的‘提举检校司录司库’。

 

这个差遣在过去,几乎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差遣。

 

不可能做出什么政绩,也很难出头。

 

所以,杨文元是真不知道,这些宰执元老们的隐秘私事。

 

但,杨文元很清楚的。

 

当今官家,是有些碰都不能碰的逆鳞的。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先帝了——先帝的事情,除非这位陛下自己说‘皇考和朕说过云云’。

 

不然,一般人谁碰谁死。

 

然后,开封府的小圈子里有传说,江宁一个,河东一个,都是碰不得的。

 

一碰,小官家就要炸毛!

 

传说,好像是因为先帝曾经嘱托过、交代过要保全、善待。

 

所以,这两个大臣,现在都快在朝堂上隐身了。

 

江宁那个还好,大家不提就是了。

 

河东那个才叫厉害!

 

对方似乎也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所以蹬鼻子上脸,搞得都堂宰执们,经常恶心得难受,却又不得不捏着鼻子配合对方的表演。

 

而作为经常在官家面前出现、汇报的臣子。

 

杨文元和贾种民、章縡走的比较近,如今也算是交换了名帖,属于可以称兄道弟的交情。

 

所以,杨文元知道,这两个远比他更受宠,甚至已经有了‘直奏君前’权力的官员,都和那位已经南下的执政,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此外,根据他的观察,每每广西那边有奏报入京,有司总会立刻第一时间拿到官家面前。

 

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才叫见鬼了!

 

于是,杨文元难免踌躇起来。

 

那个妖僧,是官家指名道姓要办的!

 

可他偏偏却和官家的‘逆鳞’以及一位非常看重执政有着密切关系。

 

这个事情不好办啊!

 

杨文元沉吟着,但他知道,这个事情必须办,而且得办漂亮,办仔细,办妥帖了。

 

想到这里,杨文元就挥手将李庶打发下去。

 

“先将这妖僧抓起来再说!”

 

这是肯定的。

 

官家都已经下了旨意了,他作为臣子,自然要做好。

 

至于罪名?

 

杨文元想起了官家内降旨意的文字。

 

他顿时醒悟了过来。

 

“我怎么这么笨!”

 

“官家都已经说得那么明白了——妖言惑众!”

 

“我去还傻乎乎的想要罗织罪名!”

 

这可是大忌!

 

偏他傻乎乎的,被鬼迷了心窍一样,竟想违背旨意。

 

妖言惑众,依律上限是绞,下限甚至只要罚款。

 

同时,这个罪名也很适合这个情况。

 

最重要的是……

 

杨文元已经知道了,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好了。

 

简单,依故事。

 

什么故事?当然是大宋官场的故事了!

 

犯人只要下狱,只要官员想要让他死,那他不死也得死!至于死因?

 

别问,问就是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