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五百八十八章 闻战则喜(1)(第3页)

 

因此,向宗回难免对马藏部颇有好感。

 

那马藏族的首领起身拜道:“下官等听闻,经略相公,已发了军贴,欲于兰州、会州、河州等地防秋?”

 

向宗回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那马藏族的首领当即道:“我等归义之民,虽久在化外,但一颗报国之心,却是无比炽热!”

 

“如今,经略相公发军贴,却未发到下官家中…”

 

“难道是因为下官对朝廷,对天子的忠心还不够吗?”

 

他为来熙河路这里种木棉,可是把青宜结鬼章得罪死了。

 

结果,现在大宋这边要防秋,居然不叫上他?

 

他心里面能平衡吗?

 

不能!

 

高原上,还有二三十万受苦受难的羌人、吐蕃人,在等着他去解救呢!

 

只是想起那些过去经常抢牧场、牲畜、农奴的‘同族’,至今还生活在青宜结鬼章这个被佛唾弃,为菩萨不喜的佛敌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他就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于是在佛前发誓,必救他们于水火。

 

让他们来大宋共沐天子仁政!

 

但,官府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点兵的时候,居然不带他!

 

真是岂有此理!

 

其他包顺带来的羌部首领,也都纷纷点头,道:“是啊!是啊!”

 

“吾等自归义以来,以发誓为大宋忠臣,为天子鹰犬。”

 

“经略相公,怎么能因为我们还没有户籍、版册,就不点我们的兵?”

 

即使不算其他。

 

单单是保丁上番,每天两升米和一十六个铜钱的收入,对他们这些刚刚从高原或者横山那边‘归义’的苦哈哈们来说,是一笔巨款。

 

像他们这样的部族,族中青壮多则千余,少则数百。

 

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

 

何况,出去‘解救受苦受难’的同族,还关乎到明年,大家能不能开垦出足够的土地,种上足够多的木棉!

 

所以必须告状!狠狠的告状!也必须维权!狠狠的维权!

 

向宗回见着顿时笑了起来,道:“赵相公发军贴,大点熙河兰会路保甲。”

 

“公等虽是归义的忠臣,可终究还未落户…”

 

“朝廷自有法度在…”

 

向宗回慢条斯理的打着太极拳。

 

在坐的羌部首领们,顿时都急了起来。

 

“公事!公事!”他们全部起身,跪到了向宗回面前,泪流满面的说道:“下官等满腹报国之心,还请公事成全。”

 

向宗回瞧着,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叹道:“公等报国之心,我知矣。”

 

“只是,这军贴发兵,却是经略司的权柄。”

 

众人纷纷俯首,只磕头求道:“还请公事慈悲!”

 

包顺在这个时候,慢悠悠的起身,对向宗回道:“还请公事看在老夫薄面上,予这诸位大宋忠臣一个机会。”

 

向宗回犹豫了一下,道:“包公的面子,我自然要给。”

 

“这样罢!”

 

“且待我去经略司,与赵相公商议一番,再来与诸公答复。”

 

众首领这才拜道:“谢公事!”

 

但却不肯起身,只道:“若朝廷不允,下官等就跪死在这里!”

 

他们也是没办法!

 

若是捞不到出兵的名义,他们在族中的威信就会大损!

 

那可是每天两升米面,外加十六个铜钱的天价工资。

 

上了战场,若能有斩首、俘虏,得到的赏赐更是很多族中青壮这辈子都想象不到的巨款。

 

若失了这个机会,回到族中,族人的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们。

 

他们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这些首领都已经看了包家的木棉地。

 

甚至,摸过了包家人用棉絮压实后做的衣服。

 

这可比羊皮做的袄子还保暖。

 

最重要的是,羊皮要杀羊才有。

 

可木棉只要种下去就能收获!

 

而且,这东西很值钱!

 

哪怕是这些刚刚走下高原、走出山谷的羌部首领们也知道。

 

这玩意,只要织成布,绝对不愁卖!

 

这就都是钱啊!

 

所以,现在他们比谁都更希望参与到熙河路的防秋大业中!

 

(本章完)

 

&rr;→新书推荐:(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