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五百九十章 战前(1)(第3页)

可惜,两人都是很稳健的谨慎人格。

 

所以,都很小心的避开了对方的坑。

 

“质夫棋力果然不同凡响!”下了一个时辰后,范纯粹终于投子认输:“某不如多矣。”

 

章楶笑眯眯的看向范纯粹:“多蒙德孺承认,老夫胜之不武。”

 

但手却已经在开始数自己赢了几目了。

 

范纯粹见着也不恼怒,而是问道:“前时,在下曾得质夫书信,言及‘浅击’之法,真乃是大善!”

 

“此番冒昧来见,就是想请教质夫兄,浅击的方略。”

 

范纯粹和他爹范仲淹一样,是一个坚定的防守反击主义者。

 

所以,他自去年到任陕西以来,就一直在上书朝廷,谈论对西夏的作战要略。

 

朝廷对此非常重视。

 

据说连官家,都亲自看了他的奏疏,还御笔亲批,送与诸路将帅传阅。

 

这让范纯粹大受鼓舞。

 

这个时候,他收到了章楶的信。

 

他和章楶是老笔友了,二十年来,两人书信不断。

 

至于为什么章楶会和范纯粹成为笔友?

 

这事情得怪苏轼!

 

苏轼和章楶非常要好——两人是通过章惇认识的。

 

但后来,苏轼觉得章惇是个疯子,不想跟他玩了,反而是章楶,人长得帅不说,文章诗词还写的贼好,于是两人无话不谈,尤其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的日子里,章楶正好一直在地方为官。

 

而且,章楶和苏轼特别有缘。

 

苏轼被贬黄州,章楶在荆湖北路担任提刑官。

 

所以,经常去黄州看望,还互相写诗唱和。

 

像章楶写《水龙吟杨花词》,苏轼就写了《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帮着章楶在文坛狠狠的扬了一波名。

 

这就是为什么,苏轼朋友多的原因了。

 

大胡子这个人除了嘴巴臭以外,真的没毛病。

 

而且还特别讲义气!

 

王诜死了这么久,他生前的朋友没有一个敢祭奠的。

 

就大胡子敢在家里面设祭。

 

别人劝都劝不住!

 

好在,苏轼啥事都没有,这让他的家人朋友,松了一口气。

 

也是自那以后王诜的朋友才慢慢的敢设祭了。

 

其子也才敢在家里供奉亡父牌匾。

 

所以啊,苏轼如今在登州,能号召那么多人聚集。

 

能有那么多富商,想当榜一大哥。

 

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胡子这个人,是真的知恩图报,也是真的很有人格魅力。

 

他要不键政,光靠朋友们吹捧、扬名,早升待制了!

 

说回苏轼和章楶,在黄州的那段岁月,因为章楶经常去看苏轼,甚至邀请苏轼到武昌、襄州游玩。

 

所以大胡子就开始感动了。

 

他一感动就开始到处介绍——章质夫是我的好朋友啊!

 

就这样,章楶和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兄弟混熟了。

 

尤其是范纯粹,两人私下书信往来十多年,早成知己。

 

这倒不是苏轼的功劳。

 

而是两人熟悉后发现——知己啊!

 

都喜欢军事,也都喜欢防守,而且,都喜欢土木打灰。

 

十来年里,两人书信互相交流打灰经验。

 

研究各种筑城手段和方法。

 

虽然没见过面,但却早已好似兄弟一般。

 

但章楶调来环庆路,范纯粹出任陕西转运使。

 

这两人就和新婚夫妻一样,如胶似漆的贴在了一起。

 

天天凑在一起研究筑城、筑垒。

 

也正是靠着两人的头脑风暴,才有了之前范纯粹上书朝廷的那些方略。

 

如今,章楶又想出了浅击之法。

 

范纯粹那里还坐得住?

 

直接从长安来到环州请教了。

 

“德孺也觉得老夫的浅击之术,或能有效?”

 

“何止有效!”范纯粹激动的道:“必有大用啊!”

 

在范纯粹看来,章楶的浅击之法,简直是陕西各路宋军量身定做的必胜法宝!

 

为什么?

 

因为招招都是冲着党项人的命门去的!

 

章楶见到范纯粹的模样,也是大受鼓舞,于是拉着范纯粹的手,道:“既德孺都以为,老夫之法或能有用,不如,你我今夜就在此效仿秉烛夜谈,然后抵足而眠?”

 

“善!”

 

范纯粹巴不得如此!

 

于是,这一天,两位大宋的防守大师,在环州城的官署中,交流了一整天。

 

到第二天,两人还意犹未尽。

 

两人互相补益,拿着过去战例和经验,相互讨论。

 

很快,他们就觉得纸上谈兵不过瘾了。

 

索性到了经略司的官衙,命人取出朝廷送来的环庆路沙盘,开始复盘各种战例。

 

这两位大人物的讨论,很快就吸引了其他在环州的文武官员的注意。

 

于是,无数人参与进来。

 

一时,环州城中的文武,都以能参与到经略相公和转运的讨论中为荣。

 

在这个过程中,章楶的浅击思想,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环州文武的大脑中。

 

(本章完)

 

请: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