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六百七十章 赵煦对章惇的信任(第2页)

 


    石得一连忙答道:“开了的。”
 


    赵煦啧啧一声,对此却也不奇怪。
 


    赵煦问道:“如今最热门的人选都有谁?”
 


    “回禀大家,如今坊间,最看好的执政,莫过于兵部尚书吕公微仲了。”
 


    赵煦点点头,吕大防确实是热门人选。
 


    因为今年大宋连续对外打了两仗,章惇南征和这一次的宋夏战争。
 


    本来,兵部在大宋是个空架子。
 


    因为唐代兵部的职权,已经几乎全部归于枢密院和吏部(武臣铨选,元丰改制后属吏部右选)。
 


    大宋兵部在实际上只是"独省文书"而已。
 


    但架不住吕大防是赵煦身边的经筵官,同时他和韩绛、吕公著的关系都很亲密。
 


    历次御前战争会议,吕大防都有列席。
 


    而且,兵部在其领导下,在两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好多命令,是直接以兵部的名义下发的。
 


    比如说调田家的思州兵,从南平军前往广西,就是吕大防签署的命令(兵部管民兵、厢军,土司兵在理论上属于兵部统辖)。
 


    其后,广西土司和交趾八州土司的授官文书和命令,也都是兵部施行。
 


    所以,吕大防的呼声比较高,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吕司马(兵部尚书,宋代有司马、大司马的别称)外,还有谁呼声较高?”
 


    “端明殿学士、知扬州曾公子宣(曾布)……”
 


    “资政殿学士知苏州韩公玉汝(韩缜)……”
 


    “另外就是礼部曾公令绰(曾孝宽)以及吏部韩公师朴(韩忠彦)”
 


    “刑部王公正仲(王存)也有所呼声……”
 


    赵煦听完,笑骂了一声:“狗庄,又在骗人钱!”
 


    除了吕大防的可能性比较高外。
 


    剩下的这些热门人选,哪个不是专业陪跑选手?
 


    旁的不提,曾布、韩缜这两个人能回朝?
 


    赵煦能答应,朝臣们大概也不会答应的
 


    曾布就不说了。
 


    他韩缜韩玉汝这个逃兵,哪里有回朝的希望?
 


    当初,赵煦刚刚即位,这个家伙可是第一时间就提桶跑路。
 


    韩缜这一跑,放在其他新党大臣眼中,就是赤裸裸的投降派。
 


    在廷推中,这些人的票能给韩缜?
 


    而曾孝宽、韩忠彦、王存三人,都缺乏特色,没什么亮点。
 


    假如不发生奇迹,他们是不可能进入两府的。
 


    这辈子能混个四入头就谢天谢地吧!
 


    赵煦骂完,就看向石得一,道:“石得一,让探事司的人,放些风声……”
 


    石得一赶紧低头。
 


    “便说,朕有意让开封府府界县镇诸公事、提举元祐浑运局苏颂,拜任执政,依旧提举元祐浑运局……”
 


    苏颂这个人太低调了。
 


    赵煦要是不给他造势,恐怕廷推名单上都不会有他。
 


    “诺!”石得一恭身领命。
 


    ……
 


    送走石得一,赵煦揉了揉太阳穴。
 


    “苏颂若进入两府,那么,开封府府界县镇诸公事的人选,就得好好选了。”
 


    苏颂作为老臣,在过去一年多,将开封府诸县镇梳理的井井有条。
 


    为元祐新法的调整和检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离任后,自然最好也选一个熟稔于庶政,熟悉开封府诸县镇的官员。
 


    最好这个人还能和苏颂一样,能压得服下面的那些官吏。
 


    这就有些难办了。
 


    因为这样的人,实在是太难找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和苏颂一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甘愿当绿叶,甘愿默默奉献。
 


    想到这里,赵煦就叫冯景叫到身边,嘱咐道:“冯景啊,替我去一趟吏部,告知王子韶,我要所有曾在开封府诸县镇任职,年龄在四十岁上下的大臣名单,着吏部三日内上奏。”
 


    “诺!”
 


    ……
 


    隔日乙未(初五)。
 


    赵煦在贾种民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昭庆坊的绫锦院官署。
 


    如今的绫锦院,已是被赵煦拆的干干净净了。
 


    那些被送去开封府反省的衙内们,一个个都已经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退赃退赔。
 


    随后,赵煦就命贾种民接手了绫锦院。
 


    接着,就是扑买了。
 


    在十天前,绫锦院的扑买已经完成。
 


    有实力的衙内们,都砸下了重金,以平均每张织机五百贯的价格,买下了旧绫锦院的织机。
 


    四百张织机,扑买下来,就是二十万贯!
 


    扑买有效期是三年。
 


    但他们并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