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大战前夕(第2页)

正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也是写在《大晋律》里的祖制,如今七皇子徐文厚就是现存的皇长子,除非庆王活着回朝,否则徐文厚就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至于年幼的十二皇子,还轮不到他上位。

“老山长若退了,估计首辅一职将由赵明诚接任,子明宜早作准备。”柳毅低声提醒道。

贾环微微点了点头,赵明诚是东林党首,当初拉拢自己加入东林书院,但被自己拒绝了,所以此人若当上了首辅,对自己来讲并非好事。

当然,贾环并非担心对方给自己穿小鞋,但没了老山长在朝中坐镇,以后自己要钱要粮,肯定没有现在这般顺利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子明且回吧。保重!”柳毅抱拳一礼,策马西去。

贾环目送着柳毅一行消失在蒙蒙春雨中,这才拨转马头返回宁远城。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寒暑交替。一转眼便至乾盛十年的八月,贾环已担任宁远兵备道一职将近两年了。

话说去年四月,张溥出使察哈尔,成功说报了林丹汗归附称臣,一来固然是张溥口才了得,二来却是因为大晋皇帝的赏赐十分封厚,厚往而薄来,林丹汗只需每年象征性地进贡几十匹马,就可获得百十倍金银财货的赏赐,试问有这种好事,谁会拒绝?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努尔哈赤太猛了,女真崛起的势头锐不可挡,林丹汗自然也害怕努尔哈赤攻打自己,希望借助大晋的力量来制衡努尔哈赤,于是两家便一拍即合了。
大晋和林丹汗一结盟,努尔哈赤果然不敢轻举妄动了,果断停止攻打北边的喀尔喀部,转而往东南的朝鲜用兵。

朝鲜本是大晋的附属国,在强大的女真军队攻势下,不得不与努尔哈赤签订和约,承诺归附大金,不再向大晋纳贡。

朝鲜的反水,对大晋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不过宁远也因此获得了两年休养生息的机会,如今自山海关到宁远的辽西防线已经完全修复了,而且比熊廷百在任时更加坚固,当真是堡垒林立,墩台遍地,就像一头满身是刺的豪猪般。

另外,山海关至宁远一带,重新修筑了边墙两百余里,开恳农田数以十万顷计,增设粮仓十八座,存粮二十万石,关外的驻军也增至十万,加上山海关内的守军,兵力达到了十五万,可谓是兵精粮足,实力雄厚。

金秋送爽,宁远城外,金色的麦浪翻滚,百果飘香。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贾环实行宽松的刺激政策,此刻的宁远城比当初何止繁荣十倍了,军民达到了惊人的五万户,屯种至周边五十里,远近莫不归附,当真是:商旅辐辏,流移并集,远近望为乐土。

时值正午,秋风猎猎。十六岁的贾环,个头已经窜高到175左右了,看上去更加沉稳矫健,此刻站在城头上,双手扶着女墙,看着远处金黄的麦田出神,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铁牛这名亲兵队长,山一般立在贾环身后,一众亲兵则如众星拱月,恭敬地守卫在四周,一个个敛息静气,免得打扰到兵备大人思考问题。

毫无疑问,宁远城的空前繁荣,也让贾环这个宁远兵备道的威望愈盛,深受军民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