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这位是?黑斯廷斯将军!(第2页)

“亚瑟黑斯廷斯。”

“啊!”署长一听到这个名字,刚刚挨上椅子的屁股立马又升了上去:“原来是您!”

现如今,但凡是在莫斯科有点身份的人,谁不知道亚瑟黑斯廷斯的大名

各位公爵、伯爵们都说,这是一位顶顶有学问的英国电磁学家和外交官。

师从不列颠硕儒、功利主义先驱杰里米边沁,受业于皇家学会最有才华的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

在哲学和自然哲学方面,他简直可以说是:

上承艾萨克牛顿,开自然哲学之先河。

下启哥廷根诸生,穷电磁时代之宏理。

而且他不止在哲学和自然哲学方面颇有建树,就连行为举止、言辞谈吐,他的一举一动都体现出良好的教养和知识水平。

各位夫人小姐们都争相邀请他去家里做客,毕竟她们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经从巴黎的报纸上了解到这位备受海涅追捧的杰出钢琴家了。

虽然他只有一首作品,但是在海涅的口中,哪怕只凭这一首《钟》,亚瑟黑斯廷斯已经足以跻身为欧洲钢琴界的顶流人物了。

至于李斯特这个二流子嘛……

呵!

不过是亚瑟黑斯廷斯第二罢了!

没有才华的人不管怎么努力,出多少曲子,都是无法与天才的灵光一闪相比拟的。

如果只是海涅一个人吹捧黑斯廷斯的才华,或许还可以说是孤例不证。

但是,就连肖邦和门德尔松这样驰名欧洲的大钢琴家在谈及黑斯廷斯时,也都对他的音乐才华不吝溢美之词。

虽然亚瑟自认为他没什么音乐细胞,平常也不爱在音乐方面吹牛逼。

但是文艺圈嘛,玩的就是个圈子!

咱是没什么创作能力,演奏技巧也谈不上有多丰富,但是架不住咱人缘儿好啊!

文艺评论圈,有海涅替他造势。

文艺创作圈,有肖邦和门德尔松替他背书。

文艺表演圈,巴黎歌剧院的首席男高音努利先生看在加里波第等人顺利转移的份上,也不忍心对爵士出言不逊。就这个亲友团阵容,别说弹钢琴的是亚瑟黑斯廷斯了,就算您在钢琴前放只猴子,观众们照样愿意掏钱买票来瞅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毕竟猴子弹琴这事儿,别的不说,它至少挺猎奇的。

尽管亚瑟一再向夫人小姐们强调他的才华不及李斯特之万一,但是奈何没人信,她们只当这是个人的谦辞。

而且,这帮心思浪漫且细腻的女士还瞧出了亚瑟眼神中透露的忧郁,但她们却不幸的会错了意。

造成人忧郁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天性,有的是因为情伤,有的是因为才华无法得到理解,还有的是因为担心被派去印度、澳大利亚或者加拿大的殖民机构当办事员。

但别管是什么原因,至少从外表上看,亚瑟黑斯廷斯爵士确实是一位完美到无可挑剔的天才人物。

此等有德之人,居然还在研究电磁学和音乐的课余时间兼职干警察,这不由令署长肃然起敬。

天才也能干得好如此粗鄙的活计吗

署长倒不是瞧不起自己的这份工作,警官们当然是高尚的、有教养的绅士,但奈何他们每天要打交道的对象却是一群粗俗到无法形容的刁民。

亚瑟随手抄起桌上摆着的《警察条例》,草草翻了几页后便眯着眼睛笑了起来:“我的宝贝真是叫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都给偷完了。”

“谁您说的是谁”

“啊”亚瑟假装不经意道:“舒宾斯基上校,你认识他吗”

“您是说咱们莫斯科的宪兵督办舒宾斯基吗”

“没错,就是他。”亚瑟抬手指着《警察条例》上的几行字道:“你知道舒宾斯基从前在伦敦使馆干过吧他从伦敦调职回莫斯科之前,从我那里借了几份警务手册,我问他拿去干什么,他和我说:‘老弟,我拿去帮你到俄国收几个徒弟。’”

警察署长听到这里,立马想起了前两年第三局提交的对俄国警察制度的改进意见。

沙皇审阅了那份报告后,便要求内务部根据第三局的意见重新修订了俄国的《警察条例》。而亚瑟指着的那些内容,都是在那次大规模修订后加进来的。

署长对亚瑟的态度愈发恭敬:“唉呀,您老……这真是……想不到我今天撞见祖师爷了。”

亚瑟笑着问他:“这些条例你们都认真执行了吗”

“执行自然是执行的,但是嘛……”署长转而向亚瑟倒起了苦水,诉说着他的不容易:“但是您也知道,条例是条例,要是落在实际执行层面,总能撞见些与条例冲突的情况。尤其是俄国,每逢这种时候,条例就得为人情让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