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劝说

苏宁抛出的《潜伏》翻拍计划和“左蓝”这个角色,就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刘一菲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她不得不承认,那一刻,她是真切地心动了。

一个跳出舒适圈的机会,一个在经典作品中留下自己印记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在“光怪陆离”这样一个由他掌控、氛围相对纯粹的平台下去实现……

这几乎满足了她内心深处对“自由创作”的隐秘渴望。

她看着苏宁那双充满自信和诚意的眼睛,几乎就要脱口而出答应下来。

但多年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养成的谨慎,以及身处她这个位置必须考虑的方方面面,让她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她微微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饰着内心的挣扎。

再次抬起眼时,她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清澈与冷静,只是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和深思。

“苏宁,”她斟酌着用词,语气轻柔却坚定,“非常感谢你的看重和邀请。说真的,‘左蓝’这个角色很有魅力,你的构想也让我非常心动。”

她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无奈的坦诚:“但是,以我现在的……嗯,情况和咖位,接戏真的不能像以前那么随意了。团队、粉丝、市场期待,方方面面都需要权衡。”

她并没有把话说得很直白,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她这样的一线女星,每一步选择都如履薄冰。

接拍经典翻拍剧,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潜伏》太经典了,”她继续分析道,更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孙洪磊老师和姚大晨老师的版本深入人心。翻拍这种事情,很容易陷入‘炒冷饭’的质疑。演得好,可能被认为是应该的,甚至还会被拿来和原版比较,指指点点;万一……我是说万一有什么地方不尽如人意,那承受的压力和批评将是巨大的。”

她顿了顿,看向苏宁,眼神复杂:“而且,说句可能不太合适的话,就算……就算凭借苏宁你的运作能力和资源,把这个项目做成了爆款,对我个人而言,除了片酬和一时的话题,实质性的加成可能也有限。它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项目,而非能让我在演艺道路上实现突破或者稳固地位的‘雪中送炭’。”

她将自己的顾虑和盘托出,没有虚伪的客套,显得格外真诚。

这正是她把苏宁当作可以交流真实想法的朋友的一种表现。

苏宁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脸上也没有露出任何不悦的神色。

他理解刘一菲的顾虑,甚至欣赏她的清醒。

在这个浮华的名利场,能保持如此清醒头脑的人并不多。

“我明白。”等她说完,苏宁才点了点头,语气依旧温和,“你的考虑很周全,这很正常。毕竟这不是一个小决定。没关系,你不用急着给我答复。”

他身体向后靠了靠,展现出一种极大的包容度:“项目还在前期筹备阶段,剧本重塑也需要时间。你可以慢慢考虑,也可以让你的团队综合评估一下。反正,‘左蓝’这个位置,我会为你留着。任何时候你改变了想法,或者有了新的考量,随时联系我。”

他没有施加任何压力,这种尊重和耐心的态度,反而让刘一菲心中更加过意不去,同时也对这份邀请增添了几分郑重。

“谢谢你,苏宁。”她由衷地说道,“我会认真考虑的,也会和团队好好商量。”

又闲聊了几句,窗外的天色渐渐染上黄昏的色彩。

刘一菲看了看时间,表示晚上还有一个视频会议要准备,便提出了告辞。

苏宁自然起身相送,两人在咖啡馆门口礼貌地道别。

看着刘一菲坐上助理开来的车离去,苏宁才转身走向自己的座驾。

坐进驾驶室,他并没有立刻发动汽车,而是揉了揉眉心,脸上第一次显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与刘一菲这看似轻松的咖啡馆闲谈,对他而言,其实耗费的心神远比处理大宁资本的事务要多。

他需要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收敛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属于帝王的审视感和话语习惯,努力让自己像一个“正常”的现代成功商人兼演员。

这种意识层面的自我约束和切换,极其消耗精力。

更何况,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横跨六十年的时空穿越,灵魂承载了太过庞大的记忆和情感。

虽然身体回归年轻,但精神上的那种沉重感和时空错位感,并非一时半刻能够完全消除。

刚才与刘一菲的交谈,更多的是靠着一股新鲜感和兴致在支撑。

此刻,放松下来,那深沉的疲惫感便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

“穿越诸天万界……看来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他低声自嘲了一句,摇了摇头。

发动汽车,他直接驶回了西湖边的豪宅。

没有再去想公司的事情,也没有琢磨那枚神秘的培婴丹,甚至将刘一菲和《潜伏》项目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他径直回到卧室,甚至懒得洗漱,只是脱掉了外衣,便将自己重重地摔在了那张柔软宽阔的大床上。

几乎是脑袋沾到枕头的一瞬间,沉重的眼皮就合拢了,意识迅速沉入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与宁静之中。

他需要一场彻底的、不受任何梦境打扰的沉睡,来修复那穿越时空所带来的、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

……

苏宁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仿佛要将穿越六十年积攒的所有疲惫,以及回归现代后应对各种事务消耗的心神,一次性全部补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