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乔凡娜A


 
“恒能科技”的诉讼闹剧,非但没有阻碍天工汽车的步伐,反而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让“天工”这个名字更加深入人心。
借此热度,天工汽车趁热打铁,向市场发起了更猛烈的技术攻势。
距离电池发布会仅一个月,天工汽车再次召开全球技术发布会。
这一次,舞台的焦点是电驱系统。
镁光灯下,天工汽车动力总成首席工程师埃隆·陈(elon Chen)站在台上,身后是巨大的三维爆炸图。
“诸位,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了强大的‘心脏’,而今天,我们将为这颗心脏装上强劲的‘四肢’与‘神经’!”他声音洪亮,充满自信,“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天工汽车自研的‘盘古’系列高性能扁线电机,以及‘伏羲’全域智能电控系统!”
屏幕上实时显示出“盘古”电机的数据:超过98%的峰值效率、高达20000rpm的极限转速、以及功率密度远超行业标杆的惊人数字。
“它不仅更强劲、更安静,更重要的是,”埃隆·陈顿了顿,指向旁边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演示台,“基于‘伏羲’电控系统的精准管理,它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扭矩分配与能量回收,让性能与效能达到完美统一!”
台下再次响起阵阵惊呼。
短短时间内,天工汽车接连发布了电池、电机、电控这电动汽车最核心的“三大件”,而且每一项的性能指标都堪称颠覆性。
这意味着天工汽车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利润最丰厚的技术壁垒,一个完整的技术帝国已然成型。
技术发布的同时,位于杭州的产业化布局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得益于杭州深厚的工商业底蕴和大量闲置的工业厂房,天工汽车的配套体系迅速落地。
在钱塘新区,一座原本废弃的大型标准厂房被迅速改造。
外部看似平静,内部却已是另一番景象:数以百计的工业机器人臂在精准地舞动,无人搬运车(Agv)沿着预设路线无声穿梭,整个生产线除了少数进行监控和维护的技术人员外,几乎看不到人影。
这里是天工汽车的座椅、内饰件和部分车身覆盖件的自动化工厂。
项目负责人王磊正在向前来视察的苏宁汇报:“苏先生,我们充分利用了本地现有的空置厂房资源,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这条内饰线从设备进场到调试完成,只用了45天。全部采用您指定的最高标准自动化方案,产能和一致性远超传统工厂。”
他看着流水线上完美复刻的精致部件,忍不住感叹:“说实话,我从未见过自动化程度如此之高、生产节拍如此之快的生产线。这些机器人……效率太高了。”
苏宁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不知疲倦的机械臂,平静地说:“我们要的不是工人数量的减少,而是品质的绝对可控和效率的极致提升。这只是开始,未来所有的核心配件,都将是‘幽灵工厂’出品。”
“明白。”
……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时间悄然来到了2015年元旦。
这一天,位于杭州下沙的天工汽车总装基地,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
首款量产车型,被命名为“乔凡娜A”的纯电动轿车,正式下线。
没有盛大的庆典,只有核心团队和部分产线工程师在场。
当第一辆流光溢彩、造型优雅动人的“乔凡娜A”缓缓驶下最终检测线时,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天工汽车的整车设计师安娜激动地向苏宁介绍:“苏先生,您看!我们的乔凡娜品牌采用了‘优雅与力量并存’的设计语言。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尾灯、以及风阻系数低至0.21Cd的流线型车身,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千次打磨!”
她指着车内,“内饰采用了大量可再生环保材料,搭配我们自研的超大中控屏和智能座舱系统,科技感与豪华感完美融合。”
苏宁绕着这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轿车走了一圈,亲自坐进驾驶舱体验。
触感、视野、空间布局都无可挑剔。
“很好,”他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它配得上‘乔凡娜’这个名字。接下来,就是最严苛的检验了。”
“苏先生,接下来我们的乔凡娜需要的就是进行实验了。”
“嗯,实验过程一定不能有任何的造假,各项性能必须要达标,可能出现的危险必须要考虑到,不能把不成熟的产品交给消费者。”
“是!苏先生。”
……
下线仪式后,“乔凡娜A”立刻被送往位于江苏盐城的国家级汽车试验场,接受一系列正规且严苛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