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阴差阳错(第2页)

而按照药剂师们的统算,倘若破晓者军团继续按照这个速度扩张军力的话,那么在第三十一个千年到来时,他们的人数还是有望突破十五万大关的:但这依旧不能改变整个军团的后备力量极度薄弱的致命缺点。

对于能够轻松处理整个远东边疆政务或者一整场启示录级战争的摩根来说,记住不到十万人的名字和位置并非什么难事,自然也不存在被遗忘的可能性:就连被安插在银河各处的内务部特工们,也被记在了原体的心底。

至于另一个问题:第二军团中的确有不少古老的组织,但与他们的老大哥相反,在与自己的基因原体重逢之前,破晓者们在大远征中过得可不甚如意:他们不但缺少足够的荣誉和胜利,甚至因为内部斗争而一度四分五裂。

自然而然的,他们在自己的原体面前直不起腰来:阿斯塔特和原体向来是双向奔赴的,不同军团的兄弟们热衷于比较自家原体在母星上的成就,而当每个军团与原体重逢的时候,往往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骄傲地拿出过往的荣誉,证明他们是配得上原体的队伍。

显而易见的是,摩根在被子嗣们拿来比较的时候,向来是个竞争力不弱的话题:蜘蛛女皇不但完成了统一母星这个新手任务,还在与自己的军团重逢之前,就靠能力和军功成为了响当当的饮魂者,大远征中的风云人物。

与她相比,破晓者军团自然没有什么据理力争的底气:这种荣誉上的云泥之别,也是摩根当年重组军团会这么顺利的原因。

所以,当原体决定将第二军团重新拧成一股绳时,军团内部的老东西们没有丝毫的抵抗:那些本应对标暗黑天使内环的古老组织就这么被蜘蛛女皇一网打尽,并按她的想法完成了再分配。

这些巧合和必然共同组建了摩根对于军团的绝对掌控力:别说像阿斯特兰那种明面的反对者,就连像白色伤疤那种级别的内部分裂在破晓者中也是不存在的。

在很多大事情上,倘若没有来自于蜘蛛女皇的命令,那么第二军团宁可被动的承受损失,也不会相对主动的做出选择,但是,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即军团本身因此极大地缺乏主动性。

摩根为此而头疼不已。

毕竟,远东边疆的摊子铺的实在是太大了,原体再怎么厉害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将一些战线单独扔给麾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子嗣,便是必然而然的事情,而这又与摩根的控制欲望正相反。

因此,当其他军团的战斗兄弟们正使劲浑身解数,想变成自家原体喜爱的模样时,破晓者们却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难:因为他们的母亲想的是那种能够绝对服从命令,但又能在必要关头独当一面,拥有做出决定的智慧,和把握好主动性的大心脏的子嗣。

这个要求就像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一样,怎么看都和现如今的帝国有些不搭配。

但正所谓,解决问题的办法总要比问题本身多。

尽管蜘蛛女皇的口味如此地刁钻古怪,但是为了逢迎自家基因之母的喜好,破晓者们依旧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他们一方面维持着死板的内心道德,另一方面却又能灵活的独当一面,在精神分裂的边缘翩翩起舞。

哪怕是这种听起来就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最终也拜服了阿斯塔特们坚决的内心,极低的自我欲望和强悍的学习能力的面前。

而在这个过程中,拉纳理所当然是做的最好的那一个:他总是最好的一个,所以他才一直是无人敢质疑的禁卫总管。

拉纳利用自身的表现,完美地说明了对于基因原体的忠诚该是什么模样:一方面,他几乎摒弃了所有的业余爱好和娱乐时间,尽一切可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每个问题上不耻下问,最终成就了他卓越的军事能力。

但在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更好的守护在原体身边,禁卫总管又甘愿放弃了他努力的结果:本应在各条战线大放异彩,为他赢来无数胜利和荣誉的军事素质,为了恪守原体的底线而白白蒙尘,在漫长的时间里始终都不为外人所知。

在其他军团,乃至在破晓者的大部分人的眼中,拉纳都是一个卓越的禁卫总管和出色的卫士,以及一名平庸的军事指挥官:因为他从未获得任何战役方面的荣誉,他的胸前总是空荡的可怜。

可怜到只能摆满了由原体亲自赐予的小物件儿。

而禁卫总管对此甘之若饴,他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使命,从不去想该如何争夺对于一场战争,或者是一支军队的指挥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乌兰诺和尼凯亚两件连续的大事件之后。

自从尼凯亚回归后,出于某些外人无法知晓的原因,蜘蛛女皇开始尝试性的对部下放权:像达武这种习惯在外驻扎的连长们,被原体赐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力,而拉纳也乘上了这股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