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 赵主任又赚一个名额

    当人面临选择的时候,就是聆听内心真实声音的时候。



    赵柯是个普通人,她面对诱惑,也会纠结。



    工农兵大学对她来说华而不实。



    那里初中生的比例都很少,有些甚至还要从基础学习开始,如果她没有别的选择,当然也会去,然后努力抓住深造的机会,为将来打下基础。



    但她现在有选择,这个名额单对她而言,就是浪费时间精力。



    姥姥给介绍的对象……如果她急于跳出什么深渊,当然是个选择,但她没有那种困境,压根儿不会考虑。



    印刷厂,最实际,因为可以赚钱。



    现在人缺什么,缺钱、缺物资、缺资格……



    有钱有票,能解决不少烦恼。



    赵柯当初卯大劲儿进轴承厂,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乡下太苦了。



    吃穿用,也就是能吃饱,根本舍不得花,再说的现实些,根本没地方花。



    她要是去印刷厂,就是回到她一开始给自己计划的轨道,先赚钱提高生活水平,等恢复高考的时候,努努力,就能直接跳出现有的环境,轻轻松松进入一个更好的阶层……



    “你为什么看起来有犹豫?”



    于师傅眼露不解,她原以为这是个好机会,赵柯知道,应该会欢天喜地。



    陪赵柯一起来的赵棉倒是有些明悟,但她没说任何话去影响妹妹的判断,只是安静地看着她。



    为什么犹豫……



    赵柯说:“公社也给了我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于师傅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能去大学学习,确实是个更好的机会。”



    赵柯摇了摇头。



    于师傅更加迷糊。



    赵柯垂眸。



    脚趾动了动,顶起有些破旧的布鞋鞋尖。



    快破了。



    人家都是鸟枪换炮,她回村儿之后,是胶鞋换破布鞋……



    鞋子是千层底,边缘都磨烂了,鞋底也因为常穿常走动,脚掌和脚后跟都磨损得厉害。



    余秀兰同志前两天还说她“大脚走四方”、“脚忒废鞋”……



    而且别看她看起来大手大脚,她至今还没舍得花钱买过小皮鞋。



    赵柯也不是那种埋怨的人,但是总有些人之常情……是吧?



    许久,赵柯才轻声问:“于师傅,人到底该不该独善其身呢?”



    于师傅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一句话。



    她想起赵柯现在是生产大队的妇女主任,前段儿时间还带着妇女养猪……



    “学习,肯定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你到时候可以再回来……”



    于师傅说到这里,戛然而止,到时候面对新的、比现在更好的选择,真的会舍得放弃大好的前途回穷乡僻壤吗?



    这时候,赵棉开口,温柔而肯定,“你有权力选择怎么生活。”



    于师傅是真正的良师益友,人品无需质疑。



    赵棉毫不背人,对赵柯坦率地说:“没有任何人能要求你无私奉献,上进是你的权力,自私是你的权力,追求享乐也是你的权力……你没有伤害到任何人,无论你怎么选,你都不需要受到任何良心上的谴责。”



    “只要你的选择源是自于内心,你做这件事是快乐满足的,我都会坚定地支持你。”



    赵棉这话,其实不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也不符合她本人和于师傅本人的一贯作风。



    但于师傅立即点头,“是,这只是你个人的选择,不要有任何压力和负担。”



    这一刻,赵柯就笑得很开心。



    她很放得开,一只手挽上姐姐的手臂,另一只手挽上于师傅,“真好~”



    于师傅有些许不适应,但很快就放松身体,面上含着笑,任她挽着。



    其实赵柯心里的天平从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开始,就已经倾斜了。



    她只是想要更坚定的选择。



    很明显,她舍不得她在赵村现有的局面。



    “瞎子”都能上路,她提灯夜行,改变指日可待,为什么不敢尝试?



    人到底应不应该独善其身,赵柯不清楚,但是……



    三年。



    她完全可以给自己三年的时间去用尽全力试一试,看看她能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改变是翻天地覆的,巨大的满足感足以让她忘记辛苦,余生回味。



    如果她能力有限,改变微小,那也很好,起码她问心无愧。



    三年,就三年。



    赵柯就以这三年为期,赌一把。



    ·



    第二天,赵柯精神焕发地走出宿舍,打算先步行去公社大院儿。



    有个女工喊住赵柯:“赵柯,门卫说有你电话!”



    赵柯眼睛一亮,快步走到传达室,期待地问:“孟哥,是刘哥吗?怎么说的?”



    门卫点头,“他说县食品站收白菜萝卜有份额,往年交白菜萝卜的大队就足够完成食品站的额度了。”



    也就是说,实际是收的。



    赵柯完全不气馁。



    “市食品站和咱们市其他食品站的电话,老刘也打听到了,我给你抄下来了。”门卫递给她一张纸,“你拿好。”



    赵柯接过来,夹进笔记本,一通道谢。



    门卫摇头,“也不一定能帮上你们大队。”



    “帮上了帮上了。”



    赵柯脸上笑盈盈的,真心实意地感谢。



    最重要的就是信息。



    “食品站收白菜萝卜”这个信息绝对有用。



    “那就行。”门卫祝福她,“希望你们大队能顺利渡过这次涝灾。”



    “借你吉言!”



    赵柯冲他挥挥手,欢快地小跑而去。



    公社大院儿——



    赵柯看见院儿里停了一辆大型货车,见到程干事时,随口问道:“程干事,院里的货车是?”



    程干事面带笑容地与她说话:“市里来放赈灾物资的车,下午就走了。”



    原来是这样,跟赵村大队也没什么关系。



    “赵主任是为工农兵大学来的吗?”



    是也不全是。



    赵柯回答他:“算是,我想见见段书记。”



    程干事态度很客气,“你在这儿等会儿,我进去请示一下段书记。”



    “好。”



    两分钟后,程干事出来,笑着说:“赵主任,段书记让你进去。”



    赵柯进门,问好的时候,发现只两个月不见,段书记鬓角头发都花白了,眼角的皱纹变深,人也苍瘦了。



    “小赵,来了,坐。”



    赵柯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木制椅子上。



    段书记笑着表扬:“你们大队的表现,公社都知道了,这次你带领你们大队的社员为集体保住了大量财产,我和吴主任都很欣慰。”



    赵柯说:“我们大队长回去就把奖状挂在最显眼的地方了,我们大队肯定会继续努力的。”



    段书记笑,意有所指地说:“你们大队不要对公社的决定有意见就行。”



    “公社有难处,我们赵村儿大队上下全都能理解,也很愿意支持公社工作。”



    “你们能理解就好。”段书记十分欣慰,转而问她,“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赵柯作出一副犹豫的模样,道:“段书记,我来确实是为了工农兵大学的事儿,我想问问,这个名额,我可以给别人吗?”



    段书记惊讶,“你不打算去?”



    “是。”



    赵柯认真道:“我知道这个名额很珍贵,也是公社对我的认可,但我还是打算留在大队,和大队和公社一起度过眼下这个难关。”



    段书记眼神浮起感动、欣赏:“赵村儿大队有你这样的有志青年,肯定会度过难关。”



    “是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赵柯自卖自夸完又被夸,也有点儿不好意思,“那这个名额……”



    “名额给你,是我和吴主任一致同意的,你自愿给别人,我们没有意见。”



    “谢谢段书记!”



    随即,赵柯欲言又止。



    段书记问:“有话就说,不要吞吞吐吐,你们大队要是有什么难处,公社能解决肯定尽量给你们解决。”



    赵柯就厚着脸皮问:“段书记,另一个名额给谁,已经敲定了吗?”



    段书记笑容减淡,提醒:“小赵啊,人不能太贪心,公社也得保持公平,不然别的大队该有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