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 131 章 诬陷(第3页)



    她不认识赵瑞的笔迹,怀着疑惑拆开来。



    赵小草打着哈欠问:“瑞哥咋给你寄信?”



    赵萍萍边看边道:“赵瑞说你赵柯姐的资料都是他给的,知道我要参加养猪培训的选拔,划了些重点,让我参考。”



    “赵瑞哥这么好!”赵小草欢喜,“那你去首都的几率就更大了!”



    赵萍萍拿着那几张纸,眼中有些挣扎,并没有特别欣喜。



    赵小草开开心心地回屋睡觉,梦里都是姐姐去首都回来,给她带了好多特产,到时候村里其他小伙伴羡慕的场景。



    隔天一早,赵小草的梦就碎了。



    “啥?!你要让所有报名养猪培训选拔的人都来咱家学习?!”



    赵建发罗红霞夫妻也都惊讶不已,“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赵萍萍已经决定,不考虑了。



    只不过一晚上,赵小草就经历大喜大悲,不甘心地缠着她,不让她出去。



    赵萍萍道:“你上学去,这不关你的事儿。”



    咋不关她事儿嘛!



    赵小草欲哭无泪地使劲儿跺脚,“瞎好心!讨厌讨厌讨厌!”



    赵萍萍通知了每一个人,连大家不喜欢的胡和志也没有落下。



    “你说……赵瑞寄回来的资料,让我一起学?!”



    胡和志震惊地看着赵萍萍。



    赵萍萍冷淡道:“是,你中午来我家,大家都在。”



    不是……



    她怎么这么蠢!



    胡和志完全不能理解,语气甚至有些冲:“你为什么不藏着?你可以等到考核结束,或者等你培训回来,再让大家一起学习啊?”



    赵萍萍微微拢起眉心,认真道:“大队里无论谁选上,将来都是要为建设赵村儿出力,而且我是赵村儿大队的人,咋能昧着良心呢?如果我拿到名额,一定是我凭实力光明正大拿到的,要问心无愧的。”



    胡和志这一刻内心的复杂无法言说。



    难道……她故意弄了错误的资料,想要误导大家?



    他越想越觉得是这样,怀着这种想法,中午,胡和志出现在赵萍萍家。



    然而没有人怀疑赵萍萍会故意弄错误的资料误导他们,每一个人都学得很认真。



    胡和志这种自私利己的人,极度无语,几斤暴躁。



    赵萍萍有病吧!



    赵村儿大队的人都有病!



    赵萍萍看他不专心,“胡知青,你不想学吗?不学……”不勉强。



    胡和志愤愤,“学!”



    赵小艾反感地瞥他,“有毛病。”



    赵萍萍眼神制止她,带着大家继续学习。



    一天后,选拔考核在大队大院儿里进行。



    队委会的四个人监考。



    许诚这两天异常的老实,今天看着参加考核的一群人,脸上却有一丝亢奋又期待的诡异微笑。



    赵柯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



    而考核的一群人拿到养猪知识的试卷,全都面露喜色,因为跟他们昨天学习的重点笔记有相当高的重合。



    只有胡和志,面无表情。



    所有人的笔刷刷写得飞快。



    两场考试,一场考完,第二场,赵柯就坐在考试的人前面批考卷。



    她批完,赵新山和牛会计俩人审一遍,确定没有批错分,就记在成绩单上。



    第二场考完,赵柯让他们离远点儿等着,他们仨当场批卷子。



    许诚表情越来越控制不住,时不时瞥向胡和志。



    胡和志绷着脸,低头,心里也在疯狂骂他:看什么看!蠢货!



    半个小时之后,赵柯批完,直接统计出成绩,公布。



    成绩最好的两个人,是赵萍萍和胡和志。



    赵萍萍养猪知识的试卷78分,基础知识的试卷94分,总分172分。



    胡和志养猪知识的试卷70分,基础知识的试卷100分,总分170分。



    许诚不住地向胡和志使眼色,胡和志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



    生怕别人看不出有问题是吧?



    神经病!



    而众人得知成绩,纷纷惊讶——



    “怎么会?”



    “养猪知识的分数咋这么低?”



    “咱们不是学过重点知识吗?”



    “我记得有很多啊……”



    他们不惊讶赵萍萍拿到第一,惊讶的是养猪成绩的分数。



    许诚不了解养猪知识应该拿到多少分,但胡和志始终没有动作,他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赵柯没有过多解释,直接宣布道:“成绩就是这样,如果没有问题,去首都培训的就是赵萍萍。”



    参加考核的一群人都表示没有问题。



    胡和志这个第二也没有质疑。



    “那赵萍萍就准备吧。”



    随即,赵柯让众人散了。



    胡和志转身就走。



    赵柯叫住许诚,平平淡淡道:“许副队长,麻烦回家的时候,请许叔来大队部一趟。”



    许诚眼皮一跳,强笑道:“好。”



    赵新山和牛会计看着他的背影,对视,长叹。



    半个小时后,大队办公室——



    赵柯指间夹着“赵瑞的信”,“许叔,这也是想岔了吗?”



    许正义动了动嘴,好久才说出话来,“也,也不一定是许诚干得吧?”



    那是谁干得?



    赵新山和牛会计吗?



    两个人念着情分,到底没说啥。



    许正义面如土色。



    其实他很清楚,赵柯既然存了心“考验”,一定是安排好的,绝对不会冤枉人。



    “只是一个小小的考验,我没有逼任何人,这个考验到最后也不只是对他一个人的了。”



    赵柯放下信纸,敲了敲,“他原本想要做什么呢?总不会是好心吧?可您看,信到萍姐手里,她是怎么做的?她没有藏私,叫所有人一起学的。”



    “光明磊落,就是不畏小人。”



    许正义痛苦地闭上眼。



    他没法儿再辩解,说她“说得太严重”……



    赵新山很同情他,但话不能不说:“老许,选举那天说好了的,如果不合格,让他再重新接受社员们的考验。许诚,目前确实不适合当这个副队长。”



    许正义身体有些打晃,睁开眼时,眼眶有些泛红,“这才半个月,要是撤下来,村儿里咋看他啊?”



    “是啊,才半个月,他这个副队长就能当成这样儿……”



    大队还怎么让他继续当下去?他根本没有悔改的心。



    许正义这么大岁数了,对大队有功劳有苦劳。



    赵新山道:“大队没打算定谁死罪,我给你几天时间,你让许诚自己辞职吧。”



    赵柯看赵新山,又看向许正义,没说什么。



    作弊的事情,没有闹开,赵新山明显也不想要继续闹开。



    制度和人情本就难平衡,这也是赵村儿大队的温度吧。



    赵柯收起了信件,准备让赵瑞认下这份“重点笔记”,回头再准备一份正确的来纠正。



    而许正义心力交瘁地回到家里,看见儿媳妇和两个孙子都待在外屋,“不敢打扰”许诚,忽然很难受。



    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坏呢?



    明明一直有苗头,处处是漏洞,只是他蒙蔽了眼睛,视而不见……



    许正义眼前一黑,向后倒去。



    “老许!”



    “爹!”



    “爷爷!”



    丁巧巧及时扶住了许正义,他只是跌坐在地,没有磕到。



    老妻、儿媳、孙子孙女,全都担忧地盯着他。



    唯独没有儿子。



    许正义心灰意冷地问:“许诚呢?”



    许诚妈道:“儿子刚出去了,没在家,他要是在家,听见动静,肯定第一时间奔出来。”



    是啊,许诚很“孝顺”的。



    儿子竟然不是他一直以为的“儿子”……



    许正义实在没有心力,“先扶我回屋躺会儿吧。”



    许诚妈担心极了,“老许,你没事儿吧?”



    许正义摇摇头,什么都不想说。



    他本该退休养老,享天伦之乐的,心火一上来,无法面对唯一的儿子,即便许诚回来了,也没有见他。



    而就是这么逃避的半天,连最后扼制的机会都没了。



    因为次砖充好,领结婚证耽误了一天,连带着考核也推迟一天。



    但如果想做什么,必须得在二十号出发之前,时间并不充裕。



    当晚,陈三儿再次接到“赵芸芸”的邀约,满脸严肃地来到村东头的豆秸垛附近。



    他这次一定要教训赵芸芸,让她明白轻重,别再大晚上往出跑……



    “咔嚓——”



    豆秸垛后有声响。



    陈三儿无奈,“赵芸芸,你幼不幼稚?”



    他刚绕到豆秸垛,一个粗壮的木棍砸到他的前额上。



    下一秒,有东西流了下来。



    陈三儿缓缓抬手,触碰。



    湿濡,黏腻……



    好像是血。



    眼睛里流进了血,视线模糊。



    陈三儿才感觉到疼痛。



    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是赵芸芸。



    打人的人慌张地扔下木棍,后退了几步,又止住,猛地发出凄厉地尖叫:“啊——”



    陈三儿半跪下去,扶着豆秸垛勉强稳住身体,保持清醒。



    确实不是赵芸芸。



    女人的尖叫声不断,间或插一声“救命”,跌跌撞撞地冲进了知青点儿。



    知青们全都被吵醒,附近好几家也都有了动静。



    片刻后,屋子亮起光,灯光一直向西蔓延。



    不少人都提着煤油灯出来查看情况。



    “咋回事儿?”



    “声音从哪儿传来的?”



    “好像是东头?”



    社员们渐渐汇聚,讨论了两句,确认了方向,一同向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