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婚嫁之事,现实处境(第2页)

 “想想孙家和刘家,”崔氏话说到这儿,轻轻叹了口气,末了丢下一句。

 先前那家与温晴相看的顺天府八品官,最后是落到了刘家头上。

 刘家那姑娘,实打实是未出阁的黄花闺女,才二八年纪,却还是给人做了填房。

 说到底,无非是娘家没底气,她自己模样、品行、才学也都平平,高门攀不上。

 若不是沾着温家这层姻亲,怕是连温晴这样快三十的男人,都未必能嫁得成。

 刘氏与小刘氏怎能不急?可急也无用,刘家眼下没个能顶门立户的男人,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谁家娶亲不想挑个能帮衬自家的?温家再好,终究只是刘家的姻亲。

 那点姻亲情分,本就随着年月渐长慢慢淡了,真要是上头的人有个三长两短,这层关系一断,刘家怕不是要落得个落魄的下场。

 再说小刘氏的哥哥,如今刘家掌事的,本就是个没什么上进心的。这些年全靠着温家的帮衬,才混上了个从八品的小官,每日里得过且过,没半点自己的盘算和闯劲,更别提为家里谋划什么出路了。

 温以柔跟着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是啊,女子婚嫁本就步步是坎,处处要被掂量条件。反倒男人,只要身家样貌过得去,品行上些许瑕疵也都能被容忍。就说先前那门亲,不就有好些人家想把女儿嫁过去?这世道,终究是偏着的。”

 崔氏接过话头,目光落在温以缇脸上时,分明看透了二女儿心底的盘算,便缓缓道:“都说实在不行,就找个寒门子弟。可你想,那些官宦人家,好不容易才甩掉了寒门的称呼,又怎肯选个寒门女婿?那样的人家根基浅,家底薄,女儿嫁过去,往后柴米油盐、人情往来,桩桩件件都是糟心事。

 除非是庶出、家里极不受宠的,或是名声上有了瑕玷的女儿,才会被匆匆塞给寒门子弟。不然,便是像先前那样,找个没了原配的,也得是官宦之家,这便是世家与官宦之间的默契,谁也不会轻易坏了规矩。”

 温以缇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显然是想到了其中的种种难处。

 温以柔见气氛有些沉,忙打圆场,笑着转向崔氏:“母亲,您先前说的那位马家二爷,可见着真人了?模样生得如何?品行又是怎样的?也跟二妹妹说说,回头好给堂姐当个参谋。”

 崔氏细细回想了一番,才开口道:“那马家二爷,倒真是出人意料。虽说快四十的年纪,可瞧着也就三十出头的模样,保养得极好。身上带着股文人特有的清隽气,站在那里,竟有几分玉树临风的潇洒。人家毕竟是官宦世家出身,如今又是四品知府,那气度自是不同凡响,模样品行,都是挑不出错处的。”

 她顿了顿,又添了句:“我还特意托了马家相熟的人打听,说这马二爷不好女色,做事又稳重妥帖,倒真是个难得的良配,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家盯着,想把女儿嫁过去。”

 温以缇在一旁听着,听说模样尚可、保养得当,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至少亲姐姐嫁的不是个形容枯槁的糟老头子。

 她抬眼时,正撞见温以柔投来的目光,姐妹俩心照不宣,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那点释然,忍不住相视一笑,眼底的担忧淡了几分。

 母女三人说着别家的亲事,话题自然绕回了自家。

 大房的温以思,二房的温以伊,眼看到了年底就要及笄,男孩那边,温英衡和三房的温英捷也都到了该相看亲事的年纪。

 崔氏轻叹:“这些时日,家里也在替孩子们留意着好人家。只是眼下京城里头,适龄又合适的,竟没什么太出挑的,一个也没相中。”

 话锋一转,她特意提了提大房的温以思,毕竟二房、三房的孩子自有他们的生母操心,唯独温以思,得由她这个主母来筹谋。

 “此前如姐儿那事闹的,柳姨娘如今对以思姐儿盯紧了,你们父亲也没少埋怨我。”

 崔氏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我这回若是再给思姐儿寻个平平无奇,或是门第不如温家的亲事,只怕那柳姨娘能豁出老命来闹,到时候家里又不得安生。

 先前瞧着小勇那孩子不错,本想让他和思姐儿多相处,没成想闹出场乌龙误会,也就作罢了。思姐儿这孩子,胆子小,做事没什么主见,真要嫁去那些门第相当的高门大户,怕是学不来人家的玲珑心思,反倒容易被人算计。可若寻个门第太低的,又实在委屈了她……”

 温以缇懂崔氏的难处,七妹妹是庶出,那些嫡出或是寻长房长媳的,自然是看不上的。

 可若找别家庶出的,温家又未必肯屈就。更让人操心的是,七妹妹性子弱,真嫁过去,怕是撑不起场面,平白被人欺负、那些被娇惯坏了的小儿子,或者粗壮的武将,她也定然也镇不住。

 如此一来,确实是困难。

 温以柔这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斟酌:“母亲,不如让珹哥儿留意留意?他那些同窗里,或许有合适的学子,倒也是个不错的路子。”

 温以缇忙在一旁附和:“是啊母亲,依我看,先寻个年岁相当的,先瞧瞧郎君的品行如何,同七妹妹是否适配,再慢慢看他家底境况,这样稳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