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婚嫁之事,现实处境(第3页)
崔氏听着,眉头舒展了些,缓缓点了点头:“也只能先这样试试看了。”
母女三人不知聊到了哪个话题的尽头,倦意如潮水般一同涌来,竟在不知不觉间抵不住困意,相拥着沉沉睡去。
毕竟这一日折腾得实在太久,又絮絮叨叨聊到深夜,三人都睡得格外香甜。
那是温以缇唯一安稳踏实的一觉,连梦中都带着久违的松弛。她再次睁开眼时,只觉眼前一片模糊,好一会儿才看清,两张一大一小的脸庞正凑在眼前,睫毛上还沾着未褪的睡意。
见她醒了,两张嘴几乎同时张开,叠声唤道:“姑娘,你可算醒了!”
“二姨姨,你终于醒啦!”
是守在床边的绿豆和小灵儿。
温以缇迷迷糊糊转头看了看身侧,温以柔和崔氏早已没了踪影,想来是不忍打扰她睡懒觉。
温以缇无奈地弯了弯唇角,还没来得及开口,小灵儿就撅起嘴,佯装气鼓鼓地瞪着她:“二姨姨太不讲义气了!竟然趁灵儿睡着,偷偷把我送走,哼!”
一旁的绿豆眼眶红红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哽咽:“姑娘,总算见到你了。”
“绿豆……我好想你啊。”温以缇刚睡醒,嗓音还带着浓重的鼻音,浑身懒洋洋的,连抬手的力气都欠些。
绿豆见状,连忙机灵地扶着她坐起身,在她背后垫了个软枕。
温以缇顺势一伸胳膊,将绿豆和小灵儿都揽进怀里。
小灵儿被这温软的怀抱一裹,方才那点假装的委屈顿时烟消云散,只把小脸埋在她颈窝,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襟。
绿豆也将头靠在她肩上,满是幸福。
——————分割线——————
收到关于书中女性角色的讨论,有读者觉得书中的女性角色“卑微”“不自重”,“婚姻也是卑微的求着男的”,“没看出来直面啥,女主整个一回避型人格,又自卑又妥协”“用不爱、利益之类包装”“不平等”。
这种评论只能说明你见识的局限,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我写的不是你想要的“独立女性样板戏”,是在男尊女卑、三妻四妾、婚嫁全凭父母之命的真实底色里,那些没被碾碎的人怎么活。她们的妥协是枷锁下的喘息,她们的隐忍是绝境里的蓄力,不是你嘴里轻飘飘的“自轻自贱”。
连基本的时代背景都懒得理解,只会拿着现代标准对古人指指点点,与其在这浪费时间敲键盘,不如先搞清楚“古代”两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想看的是打破一切的爽感,我写的是在枷锁里挣命的真实。
女主就算成了女官、走到高位,也是“被逼无奈”“被人当棋子”?没错,她起步时确实没那么多选择,命运的推手、旁人的算计,都是真的。
可那又如何?棋局里的棋子若自己没本事,早被碾碎成灰了。她能接住那些“推力”,能在各方博弈里站稳脚跟,靠的难道是旁人施舍?
各取所需四个字,说透了成年人的生存法则。她借势而上,凭的是自己藏在隐忍里的真才实学。
别人把她当棋子,她便借着棋子的身份,悄悄摸清棋盘的路数。弱小时弯下腰不是认输,是把力气攒在掌心,等时机到了,那蓄力已久的一击,才更见锋芒。
这道理简单到连街头小贩都懂:没本钱时先低头学手艺,有了底气再挑大梁。偏有人拿着放大镜,只看她低头的瞬间,看不见她攥紧的拳头。
若真觉得“被推着走”就是没骨气,自卑、不自爱,不平等。
那大概是没见过,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懂得,能在泥里扎根,才能在云里开花。
觉得我写古代女性不讲平等,说我价值观有问题?这逻辑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写的是古代,在那样的背景里,硬要让女性喊出“平等”的口号,那不是尊重历史,是写闹剧。
把现代的平等观生搬硬套到古代背景上,还要指责作者价值观有问题?这就好比指着清朝的辫子骂“怎么不剪短发”,对着裹脚布痛心疾首“怎么不穿运动鞋”。
不是故事有问题,是你压根没搞明白自己看的是哪个时空的故事。
我写她们的局限,是尊重历史的真实,写她们在局限里的挣扎,是想讲人性的韧性。若你非要用现代的尺子丈量千年前的路,那建议你直接去看现代剧,别在这儿对着古人的生存困境,秀你的“平等优越感”了。
毕竟,承认时代的局限性,才能看懂她们在泥沼里开出的花有多不容易,这点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价值观?
最后,感谢大家愿意走进她们的故事,也感谢每一份不同的声音。(不包括恶意攻击、无脑评论。”
愿我们都能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