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怨恨
管家领命而去,不久,一位身披斗篷的神秘人悄然出现在书房内。两人低声交谈,密谋着更为阴险的计划。
经过几日不眠不休的调查,叶云起的手下们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李轩在监视张田主府邸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秘密仓库,里面藏有大量的兵器和与某边疆叛军往来的信件。阿强则通过曾誉生前的账目记录,追踪到了几笔不明来历的巨额转账,最终指向了一个远在边疆的贵族。
叶云起将这些证据一一整合,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个人恩怨,更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他必须将这些阴谋公之于众,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得知叶云起即将揭露自己的罪行,张田主如坐针毡。他试图通过最后的手段来阻止叶云起,但已经太晚了。叶云起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他不仅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还联合了当地的官府和民众,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夜色如墨,深邃而凝重,笼罩着京城的一隅。谢尚书府邸内,灯火通明,却难掩主人心中的怒火与焦虑。书房内,谢尚书紧握着一份密信,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信上所述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他作为家族领袖的尊严与期望。
谢宰相跟谢太后说道:“如今宫里的那些宫人花销也是不少。”
他拿捏了宫人们捞油水的位置,安排了别的人,不许再捞油水了,这让宫里人都恨上了谢宰相。
几个官员顿时笑容满面:“公公放心,我们懂得。”
“这点东西,是我们给公公的一点茶水钱,还望公公笑纳。”三万两的银票,直接被塞到了公公手里。
公公收了东西,脸上的笑容都更真诚了些:“大人们客气了,咱家只是个做小事的,只能伺候伺候太后皇上,那些天下的大事,还是要各位大人来抗。”
“太后,谢宰相年纪大了,做事不如年轻人了,他总想着省钱,也不在乎是否委屈了太后和皇上,这大周最尊贵的就是太后您和皇上了,哪有让太后和皇上节省开支的道理。”
“老奴看,您不如另外选几个人去办事,说不得他们就能把事情办好,谢宰相老了,总是要给年轻人机会的。”
谢太后有些犹豫:“我已经把这事给了谢尚书去办,再让其他人去办,岂不是寒了我弟弟的心?”
谢尚书是谢家最小的,是谢太后的弟弟。
太监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您是太后,您的命令,做臣子的本来就应该听,如果为了这点事情就寒了心,不为主子办事,那说明他们根本就不对您忠心。”
“容奴才说句大胆的话,虽说谢尚书和谢宰相是您的家人,但您是君,他们到底也只是您的臣子。”
谢太后听到太监这番话,也有些动心了。
因为被谢宰相管着,她想花点钱,总会被卡住。
这让谢太后很不痛快,难道她都成为太后了,还不能自由花钱了?
谢太后于是点了点头:“行,就按照你说的去办,你去外面找几个聪明的过来给哀家办事,记住,得是本分的人,不能想越了我们谢家的风头去。”
她虽然是不太满意谢宰相对她的态度,但那是她的亲哥哥,她还是想着谢家的。
太监点了点头,把这事出去说了。
“太后那边已经同意了,说让几位大人进宫里一趟,如今太后虽然对谢宰相有些不满,但到底他们还是亲兄妹,各位大人说话还是要小心点分寸。”
太后书房,她轻抚着额前的发丝,眼神中既有对谢宰相的复杂情感,也有对朝局动荡的忧虑。
几位大臣——张侍郎、李尚书、王御史以及赵将军,被传唤至此,心中皆是忐忑不安,却也带着一丝决然。
“太后圣安。”四人齐声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恭敬与谨慎。
太后缓缓抬手,示意他们起身,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诸位爱卿深夜入宫,可是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