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周乱了(第3页)
张御史愤怒地指责道:“你们这是只顾自身安危,全然不顾朝廷大局!我们身为臣子,应当以国家为重,怎能为了一己之私,代行君权?”
甘将军也怒了:“张御史,你莫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如今局面如此复杂,稍有不慎,我们都将万劫不复。”
张御史毫不退缩:“正因局面复杂,才更应遵循正道。若一味隐瞒,只会让更多人对朝廷失去信心,引发更大的动乱。”
钟安龙试图缓和气氛:“张御史,我们并非不顾大局,只是在寻求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
张御史冷冷地说:“稳妥?你们所谓的稳妥,不过是拖延时间,妄图保住自己的权势,你们这般作为,怎能算是忠臣?”
甘将军眉头紧
皱,觉得张御史变得比之前顽固太多,对他也有了些不满,甘将军是认可钟安龙所说的,他不想自己丢了命。
于是他看向张御史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威胁:“张御史,此事关系重大,我们自有考量,你莫要在此胡言乱语!”
钟安龙也附和道:“张御史,如今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天下大乱。隐瞒死讯,也是为了稳定朝局。”
张御史冷笑一声:“稳定朝局?你们这是在自欺欺人!如此重大的事情,岂能隐瞒?天下人迟早会知晓,到那时,朝廷的威信何在?”
甘将军怒喝道:“张御史,你若再执意纠缠,休怪我等不客气!”
张御史毫不退缩,大声说道:“我身为御史,职责所在,定要揭露你们的罪行!”
说完,张御史拂袖而去。
钟安龙看到张御史这么做,心中警铃大作:“不能让他再上朝堂,他与我们的政见不同,若是在朝堂上闹出来,怕是要坏事。”
甘将军:“既如此,那不如先罢免他,让他待在家里。”
钟安龙自然赞同。
刚回到家的张御史,就接到了罢免的消息。
他大怒:“一群乱臣贼子,这般做派,与谢家又有何区别?”
张御史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给在燕国的叶云起写信,阐明长安的乱局。
信写好后,张御史小心翼翼地封好,派亲信之人秘密送往燕王处。
与此同时,卫王在长安的眼线也收到了卫王的指示,开始在长安暗中试探消息。
这位眼线名叫李顺,在长安经营多年,常年给各个官员送礼,是个精明能干之人。
得到卫王的指令后,李顺在长安的各大官员家里游走,寻找着可能的线索。
“大人,只要您告知我一些有用的消息,这钱就是您的了。”李顺将一袋子银子推到官员面前。
那官员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告诉你也无妨,皇宫里在准备棺材。”
李顺心头一惊:“可知是为谁准备的?”
官员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但肯定是有大变故。”
李顺得到这个消息后,不敢耽搁,立即将其写信快马加鞭传给了卫王。
卫王在王府中收到了李顺的信,看完后脸色大变。
“看来长安真的出了大事,莫非是谢太后……”卫王心中猜测着应当是谢太后出了意外,“小皇帝怕是被奸臣控制了,所以谢尚书才会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卫王当即召集众臣:“诸位,长安局势危急,本王不能坐视不管。谢尚书以清君侧之名起兵,本王也要发兵,清剿奸臣!”
将领们齐声应道:“愿听大王调遣!”
于是,卫王的军队也开始集结,准备向长安进发。
与此同时,叶云起也收到了张御史的密信:
“大王,长安如今局势危急。小皇帝已逝,而甘将军和钟安龙却妄图隐瞒死讯,意图掌控朝局。谢尚书在开封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君,卫王怕是也有异动,臣深感忧虑,特写信告知大王,望大王能有所筹谋,以保大周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