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争议(第3页)

 随后,他们开始分工合作。一些人负责撰写奏折,罗列一条鞭法的种种“弊端”;一些人则去联络其他官员,争取更多的支持;还有一些人则安排在民间散布谣言和不利言论。

 在撰写奏折的过程中,他们绞尽脑汁地编造理由。

 “大王,一条鞭法实施以来,虽看似简化税收流程,但实则隐患重重。税收合并后,监管难度大增,各地已出现贪污腐败之端倪。一些地方官员利用职权,肆意调整税收标准,中饱私囊,百姓苦不堪言。望大王三思,暂停变法,重新审视。”

 在联络其他官员时,他们软硬兼施。

 对一些犹豫不决的官员说:“这变法要是继续下去,我们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能让大王改变主意。你要是不参与,以后可别后悔。”

 对一些胆小怕事的官员则说:“我们这是为了国家好,只要我们的理由充分,大王会理解我们的。你只要跟着我们一起上奏,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在民间,他们雇佣了一些人在茶馆、集市等地散布谣言。

 “听说了吗?新的变法让很多人都失业了,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是啊,我家亲戚在乡下,说因为税收变了,他们都快交不起税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这些言论逐渐在民间传播开来,引起了一些百姓的恐慌和不满。

 翌日,刘大人等一众官员怀揣着奏折,信心满满地准备向叶云起发难。

 叶云起坐在王座上,看着下面的群臣,心中隐隐感觉到今天的朝堂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刘大人率先出列,恭敬地呈上奏折,然后说道:“大王,臣等有要事启奏。近日来,一条鞭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臣等深感忧虑,故上书大王,望大王能慎重考虑。”

 叶云起接过奏折,看了看,脸色变得有些阴沉,但他还是平静地说:“刘爱卿,你且说说,都有哪些问题。”

 刘大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大王,如奏折中所言,一条鞭法虽立意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

 “税收合并后,贪污腐败现象有增无减,地方秩序混乱。而且,百姓和商人都对变法怨声载道,这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极为不利。”

 “大王您才新即位,当以稳定为重,切不可因一时之冲动,而推行这可能导致国家动荡的变法。”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叶云起听着他们的言论,心中怒火中烧。

 他知道这些官员是在故意歪曲事实,为自己的私利找借口。

 但他还是强忍着怒气,说道:“诸位爱卿,一条鞭法的推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目的是为了整顿财政,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国家的发展。”

 “虽然在实施初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对于你们所说的贪污问题,我们可以加强监管,而不是因此否定整个变法。至于百姓和商人的反应,我们可以进一步调查了解,看看是否是因为变法的实施方式不当,而不是轻易放弃变法。”

 刘大人却不依不饶地说:“大王,您年轻气盛,有改革的决心是好的。但治国之道,需谨慎行事。这变法关系到国家的根本,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大王我们这些老臣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着想,希望大王能听取我们的建议,暂时停止变法,待时机成熟再行考虑。”

 李御史跳出来:“刘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国家,为了大王着想。但我看你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吧!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背后做的那些勾当吗?你们反对变法,无非是因为变法妨碍了你们贪污捞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