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锦衣孝母”(第2页)

 “回去

跟他说吧,放手去做,不行再来找孤。毕竟是给孤办事,孤总不能不管的。”

 小太监应了一声,匆匆前去传话了。

 叶云起看着一边的守忠,乐呵呵的说道:“你这个干儿子,做事还是不错的。”

 守忠连忙躬身一礼,眼神中有几分欣慰,说道:“大王谬赞了,臣老了,只希望今后有人能好生服侍大王。”

 守忠是个不错的人,叶云起也愿意给他一个情面,便问到:“叫什么名字?”

 “回大王的话,叫承忠。”

 这个干儿子,说来也是近期的事情。自从上次经历了被大王问能不能管住王庄之后,守忠便在暗地里进行整改宫中上下。

 总不能下次大王问他,你能不能管得住宫里上下?

 然后自己还是无言以对吧!

 彻查了一批又一批的太监宫女,查到这个小太监,发现他是一个天性纯良之辈,被守忠看重,收为了干儿子。

 至于跑腿费的规则,也是守忠揣摩了大王性子和权衡了现实情况定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燕京的市场之上,堪称波涛汹涌。

 茶叶,陶瓷,丝绸和香料。

 那个价格就好像雨后竹笋一样。

 不断暴涨!

 尤其是那些中了标的商家,更是不断的对外喊话,不断的提高报价。

 有些富裕百姓家中,有些自用的,也舍不得用了,试探的拿出来找收购的人。

 收购的人大手一挥,直接买下!

 这个事情,也引起了世家的注意。

 是啊,虽然控制了燕京的商户,但之前卖出的商品,有些还在百姓家里呢!

 如果他们大量收购,说不准还真被对方完成任务了。

 于是世家咬了咬牙,大手一挥:跟了!

 世家也开始大批量的收购了!

 这下好了,百姓们,有的把东西卖了。

 有的却是把这些物资守的更紧了,谁知道明天又是什么价格呢?

 沈谦之更是在背后操纵风雨,很多高价的案例,实际上是他用自己的货物,用自己的人,表演的把戏罢了!

 叶云起更是派小太监拿着书信过去指点了一二,让沈谦之开始玩弄传播学了。

 什么家道中落的家庭,结果发现祖上藏着的瓷器,转手一卖,那是娶妻又修房,羡煞旁人。

 还有喝醉的男人去买粗布买成了丝绸,把钱都花光了,天天在家里被老婆骂,结果丝绸暴涨,转手一卖赚了大钱,一跃成了家里大爷。

 酒楼里的小二偷了香料,转手一卖跑路了!害的城中的某某酒楼滋味都淡了几分!

 故事离奇,又有波折。

 富有噱头,又方便传播。

 一时之间,燕京上下都疯了一样在找这四种物资。

 闹出笑话和流言更是接连不断。

 什么不肖子孙破落户,大半夜的偷偷摸摸挖开祖坟想看看祖宗有没有陪葬瓷器,被宗族其他的人扭送官府去了。

 什么在外救了一个行商,获赠一筐茶叶,回到燕京发现价格暴涨,转手一卖赚翻了。

 还有人说邻居趁着隔壁县不知道消息,跑去那边收购物资回来转手卖出高价!

 当百姓知道的时候,那些敢拿钱去外地收购的人,早就在回来的路上了!

 这涨价的消息,更是以一种诡异的速度,迅速传开。

 世家的会议中,众人愁眉苦脸。

 “为了收购东西,已经支出一万两了,这价格,真是一日一涨啊!”

 “价格都翻十倍了,他们是怎么想的?”

 “我听说了,大王急了,说外贸做得好的,可以赐官!这些贱商,哪还顾得上银子啊?拿银子买官,有的是人愿意做!”

 “大王怎敢如此?我定要在朝会上怒喷大王!”

 “得了吧!你有证据吗?”

 “再过些日子,外地的物资就会涌过来了,咱们还收购吗?”

 这一句话一出,会议瞬间沉默了下来。

 许久之后,一个干涩苦涩的声音响起:“收,咱们走私卖出去的价格也能到十倍,算下来,只是小亏……”

 话音未落,就有人不满了:“亏?我们世家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的生意?早知如此,还不如两倍市价卖给大王!本就有一半的利润,售价翻倍之下,一两银子去,四两银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