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流言(第2页)
叶云
起长呼短吁了许久,最后还是写下了八个大字,忠君爱国保卫家乡。
再多的,他不敢再进步了。
写完之后,叶云起才说道:“守忠啊,你去抄录五份。”
守忠应声,拿着纸张到一旁抄录去了。
叶云起批阅着奏折,等到守忠抄录之后,叶云起再提笔写道:“在书房里寻到了一份兵书,命人抄录了来,发于将军,还望将军指点一二,勘察错谬,切勿外传。”
一连写了五份。
随后让守忠连带着抄录的指南,发向了东部战线安东将军胡秉弦、北部战线镇西将军于岳良、北部战线安北将军岳明德、西部战线西郎将齐之仁。
到了第五份,叶云起迟疑再三,还是没发出去。
原本是准备发给秦牧原的。
但秦牧原并不是忠诚百分百的人,而此事又事关禁军,叶云起实在放心不下,最后还是收起了这一份,只让守忠发出了其余四份书信。
书信随着快马飞往大燕的三大防线。
北蛮,大察部,新的使者团已经准备就绪等待出发的指令,郡主云绮瑜骑着马的身上,望着使者团,眼神带有不舍。
使团内,许文生的身边,除了大察的侍卫,还多了五名随身的弟子。
许文生扫了一眼弟子们,先前的对话浮上心头。
许文生:“我这一去大燕,前途未卜。尔等不妨留在大师姐身边,也算是一份前程。”
弟子们回道:“师父这一去大燕,定然需要帮助,师恩如山,我等怎么能只顾前程而袖手旁观呢?况且,我等也想回家看看了。”
许文生也是感慨万千,望向大燕的方向,意气风发的说道:“那么,我们回家!”
使者团里传来几声马鞭空挥的声音,马匹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要迈开步伐了。
云绮瑜扯了扯自己座下马匹的缰绳,她已经不小了。
如果大察王还在世,她一定会追上前,追到许文生的身边问师父还会不会回来。
但她已经大了。
“师父,珍重。如果大燕待你不好,你就回来!”云绮瑜高喊一声!
“知道了!”许文生的声音遥遥传来。
云绮瑜拨转马头,回到大察部之中。
一直伺候云绮瑜的老嬷嬷小心翼翼的问道:“许先生还会回来吗?”
云绮瑜咧嘴一笑:“如果燕王是个有眼无珠的,那我的师傅,可就会回来了。可我却希望那年轻的燕王能慧眼识珠啊。”
大行山,西进的再度失利,让北蛮彻底失去和大燕硬啃的耐心。
眼下,大周就像是一只敞开腹部的猎物,不去撕咬大周,而去和大燕的爪牙硬碰,实属不智。
于是北蛮彻底放弃了东进,转为一个劲的南下。
大行山的王家对此极为不满。
北蛮已经赚了,即使现在收拾东西回去,也已经劫掠足够了。
而王家呢?他们失去了原先的立足之本,而现在,却还没来得及寻找新的立足之处。
“若无我王家帮忙,真以为那军事重镇是这群蛮子能攻下来的?”
“大同之后,还有太原,他们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可我们怎么办?”
有人故作自在的说道:“好办,等北蛮撤去了,我们回去就是了。”
“就是,大周朝堂不是来信说既往不咎吗?我们这就回信吧!”
王家的信件,一路飞往大周的京城。
虽然,北部的战火已经绵延,但大周京城的百姓眼里,似乎还看不到太多的恐慌。
战火似乎还远,似乎不过是边境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失利。
虽然有几个心生忧虑的士子在酒馆抱怨,但更多的人,还只在乎下一顿吃什么。
但谢宰相,肯定不属于这些里的一份子。
谢宰相的书房,大门紧闭。
门内,这个风华绝代一时的士子才子,如今也形神枯槁了。
甚至先前,谢宰相还坚持在皇宫批复奏折。
如今却把工作挪到自己的书房之中。
现在的朝堂,纷纷惧怕谢宰相的权势,没有一个人敢对这大不敬乱纲常的事情发声。
并非没有大周的忠臣,而是太多忠臣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