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615章 新南洋风雨(第2页)

 昔年,韦大在围攻日惹苏丹军时受了伤,膝盖被土人的弩箭射中,不得已退役。

 当时为了照顾他,小队袍泽为了让他有所依靠,毕竟瘸腿了就没法种地了,于是给他选了三个黑乎乎,看起来就很能干的日惹女人作为妻子,让她们种地养活韦大。

 而这个选择,实际上是没有错的。

 因为在韦大最困难的时候,面对说是有五百亩地,但是只有三十亩熟田的艰苦时刻,就是这三个吃苦耐劳的日惹女人辛勤劳作,养活了韦大。

 所以韦大骂人,并不是觉得当初选择有错,而是覃大嘴上说的义正言辞,到转眼他断手到汉川省退役,立刻就选了皮肤白皙,与汉女有七八分相似的姐妹四个。

 这太他妈的双标了,弄的每次韦大想起来不骂两声就觉得亏。

 “队长,你来信说这次荣升少将军衔,官拜京营杨武军指挥,可喜可贺啊!”

 当年的小队长黄仁勇是潮州人,与皇后郑诗诗家有点渊源,算是他们这些草根中唯一一个突破了天花板的。

 未来大战再起,只要运气稍好点,以中将衔退役,再给子孙后代在南洋找几块伯爵以上的封地,一点也不难。

 “老罗,你可别怪兄弟胆寒,这辈子还是不要遇到你为好。”

 韦大的第二杯酒敬给了当年的队副,历史上太平天国猛将罗大纲的爷爷罗阿生。

 罗阿生是梅州人,属于皇帝的基本盘,同时他又跟梅州客家的武勋系没什么关联,因此被吸收进入了锦衣卫慎刑司。

 慎刑司,也就是原本拥有诏狱还有抓捕权,被称为实际上东厂的锦衣卫刑名司。

 而且罗阿生在慎刑司中的职务,据说还是专门负责调查勋臣贵戚违法犯罪的,所以韦大才说但愿一辈子都别看见他。

 咋滴,别拿男爵不当贵族。

 “老胡,还是你小子实在,只要开口,甚至不开口,你都给人,兄弟我实在感激不尽,哪日有回唐山相聚的一刻,给你磕一个都行。”

 胡全换胡小将在光州干的很不错,是朝廷在新罗省最重要的汉人镇藩之一。

 其所属的光州又是半岛上武德充沛的地方,历史上半岛日据时期,光州的义兵可是为数不多坚持反抗的存在,说声半岛之光也不为过。

 那个真正的小将之所以会在光州跟百姓打成一团,也是因为光州人很多参军,性格彪悍,敢于反抗。

 而这种性格到了胡全这,虽然镇压颇花了一番力气,但真的把光州上下摆平之后,好处那是真的多。

 因为别人往南洋卖的是合同长工这种事实上的农奴,而他卖的,是帮助南洋藩臣管理合同长工,镇压土著的爪牙。这些人到了南洋,地位是形同藩士的,自然价格不菲,别人卖五个人的收益,还赶不上胡全换卖一个人。

 自然,对于身在南洋的老兄弟韦大,胡全换颇为照顾。

 要能打的藩士就给藩士,要能种地的长工就给长工,缺点华族朝女,那也给。

 可以说,韦大一个完全没有背景,甚至深究起来连汉人都不是的广西思恩府安定司(都安)瑶族人。

 能被锦石伯马锦看中,将他土地置换到锦石州,成为了锦石方伯麾下三个君男之一,这些光州来的高丽武士,起到了很大作用。

 给这三位当年小队中最有前途者敬了酒,韦大又调侃了覃大、覃三这两兄弟几句,最后对着那五个空位置,将手中的朗姆酒泼洒到了地上。

 当年他们十一个人,活到了现在的就只有黄仁勇、罗阿生、胡全换、覃大覃三兄弟以及他。

 而且他成了瘸子,覃大左手都没了,胡全换曾经头部中弹,差点人就没了。

 伤亡率是真的高,但获利也是真的大,这就是南洋,这就是拓殖!

 絮絮叨叨完毕,屋外他那几个黑孩子早已等半天,馋的不行了。

 南暨岛物产丰富,一年四熟甚至五熟,野外还有大量的香蕉树、西米棕榈树和菠萝蜜树,就算不种地都饿不死人。

 但有个问题,那就是肉类,呃,也不是肉类,而是脂肪比较缺少。

 在这个时代,与后世高品质虾蟹是好东西不同,此时能让产生极大满足感,油水足脂肪爆炸的大块猪肉和肥羊,才是最上等美食。

 虾蟹贝类等这些玩意,纯纯就是蛋白质,光吃这个会因为营养不良饿死的,也就是后世物质极度丰富了才把它们的价格推高。

 在这个时代,龙虾大螃蟹这种东西,真就是最底层人用来骗骗肚子果腹的东西。

 真要有大肥肉、小肥羊和上好牛肉吃,谁吃这些玩意啊。

 因此哪怕他这堂堂亲藩男爵,家里绝不缺吃的,但孩子们对于肥猪肉、肥羊肉还是相当喜欢的。

 “知道规矩吧,把弟弟妹妹们看好。”韦大对着黑黢黢的大儿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