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618章 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第3页)

 而听到宋大人提起皇帝,珀兰君态度一下就软了。

 因为他很清楚,没有皇帝,他还在西江上打鱼偶尔做做无本买卖,哪有现在这等风光。

 “陛下恩遇,我赵三就是死也难报万一,既然是陛下的意思,我坚决执行。”

 看到珀兰君男服软,处理这种事情的老手宋大人也没有继续逼迫,而是见好就收,还给了一些优待。

 “男爵忠君爱国,陛下也是知道的,是以特别批示,要对珀兰君这种位于最边荒的封臣,做最大限度的考虑。

 是以朝廷决定,富庶之地大有盈利的基本取消补贴,中等地盘小有收成者,取消七成。

 类似珀兰君这等在边荒之所,领地也无多少矿场、香料,以及处于征讨土著最前线者,只取消三成,另外实在经济有困难,安排复兴银行提供无息贷款。”

 “万岁爷圣明啊!”珀兰君大喊一声,随即向着北面下拜叩首。

 随后这些共和议员以及少量召公院议员,就开始围绕着补贴额度和出兵能提供的钱粮和民夫,展开了激烈讨论。

 锦石方伯马锦也把他手下六个共和议员召集了起来,这个荷兰兵油子出身的方伯稍微有些贪财,他忧心忡忡的说道:

 “我们锦石亲藩相对富庶,一会消减费用咱们这肯定会是大头,所以诸君现在就想想,自己领地上有什么惨事,都夸大着说说,不然咱们吃亏就大了。”

 山上彻听了,不由得怒目圆睁。

 在他心里,让他从一个町士一跃成为四十万石大名的大皇帝,就是全天下唯一的神,是全天下人的父亲,是最好的君父。

 现在君父在财政上有困难,你他妈不思报效,还要来比惨坑朝廷钱,山上君怒了。

 “方伯,我锦石亲藩何止有些富庶,本藩临近泗水,是南暨岛东段最富庶的藩,按照吾之故乡来算,锦石亲藩石高至少四百万。

 如此强藩,怎么能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弄虚作假。我山上彻第一个不干,吾愿报效国家,自动放弃补贴!”

 锦石方伯马锦脸上一阵青一阵红,随后勃然大怒。

 山鹿镇守使山上彻是他的臣子,虽然不是家臣,但马锦有持节,是可以处罚这种本来就是从他领地上裂土封藩,还要给他缴纳贡赋之效封臣的。

 徐宗之也吓坏了,主藩要惩罚一个支藩,简直不要太容易。

 只可惜,马锦怒了一下之后,就怒了一下。

 因为山上彻今时不同往日了,他是共和议员了。

 没有共和议会其中一位长老发起,全体过半同意,再上报皇帝圣裁解除其共和议员身份,没人能动山上彻半根毫毛。

 “山上,你怎么可以对伯爵如此无礼,赶紧道歉!”韦大冲着山上彻眨了下眼睛,又对马锦说道:

 “这山上彻为陛下做过好大事,看在这份上,方伯就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韦大其实也不太满意这家伙,就他那点功,陛下为了稳住荷兰人,千金买马骨给他一个亲藩伯爵,竟然不知道感恩,天天就跟掉钱眼里面了一般。

 马锦又被不软不硬的顶了一下,虽然心里不爽,但也只能就坡下驴了。

 随后,南暨省议会讨论完毕,基本分好了补贴取消范围,又大致拿出了用来出兵的钱粮和民夫数量。

 随后上午十一点,表决大会正式开始。

 各省议会议员,在皇帝特使,复兴中央银行代表,锦衣卫北镇抚司驻南洋使司千户的见证下,一项项的表决议题。

 共和议院吵吵闹闹的通过之后,召公院才关起门来最后协商。

 午饭也是在共和议会宫中随便对付一口,等到下午,初步的方案才开始出来,据说最后定下到底要如何执行,还要经过好几次讨论,再上报皇帝陛下批准。

 徐宗之全程是张着嘴看完的,与他一样目瞪口呆的,还有几个江南来的商人,几个西属马尼拉来的华人代表。

 “圣天子真如天帝,位居至尊,垂拱而治,赐百姓参与政事的权力,此南洋兴旺之关键也!”

 有个江南商人总结道,其实说穿了,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保护。

 保扶开发者应有的权力,限制皇权和政权对于天下所有一切予取予夺,形成良好的互相制衡机制。

 让有钱有能力的,敢于出来放心拼搏,这就是南洋蓬勃兴旺的重要原因。 “陛下十年前就说要将议会引入唐山,但一直被各方阻挠,在下觉得,时机终于要成熟了。”

 一个江南大商人面色坚毅的说道,经过十二年的发展,江南地区涌现出了大量富裕的资产阶级。

 虽然这些资产阶级很多脱胎于旧的地方士绅豪族,甚至是某些江南贵族的白手套。

 但真的当他们走上前排,感觉自己可以触摸到权力后,野心立刻就膨胀了起来,自然在政治上也有了诉求。

 权贵、官员、豪强与资本家,他们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很多个人,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想法。

 而作为皇帝的莫子布,就是要把他们一一归类清楚,把每个个体的能量,都激发出来,而共和议会,就是最好的工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