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后继有人了(第2页)
且这样总是隔了一层,官员处理汉川复杂的情况,也远不如藩王那么灵活。
比如这次,若是皇侄的兄弟们在镇守,直接上书给陛下就可以了,他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汉川的封臣,不用如此弄险。”
莫公泽说着,情不自禁吞了口口水,那是多好的地方啊,物产丰富,百姓六百多万,面积有法兰西的三分之二。
这样的国家,在欧洲可是大国,他们父子精心挑选的下尼德兰,辛辛苦苦好几年才到手,跟汉川都不能比。
而他中华的堂兄弟们,生下来就有这么大的国家随便继承,真是让人羡慕。
莫子布没觉察到莫公泽的羡慕嫉妒,而是点了点头。
大侄子说的这些,好像也还有点道理,虽然莫公泽因为出身欧洲,见惯了欧洲百姓出国就变二五仔的情况,分析问题有点极端,但大方向是没错的。
中华百姓与朝廷的关系,不像是欧洲百姓和朝廷的关系那么差,文化也不同,不至于一出国就对母国的物质和精神依赖大大降低。
但是立一个藩王在汉川,当做放射皇帝和朝廷恩情的恩情塔,确实有必要。
那么,或许可以把老二,也就是乐浪郡王阿栩给转封到汉川去。
这朝鲜百姓的温顺程度,实在超过了莫子布的想象,把他们一分为二,也基本没什么人出来反抗。
反而因为神洲大陆的充沛物资到来和人口因为过番的减少,他们日子好过了不少,是以相当安分。
现在的乐浪府,也就是后世的北高丽,人口不过七十多万,还都适应了成为中华人的生活,与同在辽宁省内的抚顺、沈阳等府没什么区别。
这种情况下,再就藩乐浪府就没多少意义了。
阿栩今年十五岁,再养一养,十八岁左右就可以尝试去汉川就藩,年龄正合适。
至于莫公泽嘛,小子有点机灵,只不过他对于汉川省的看法,让莫子布不是特别满意。
因为他需要的不是一个普通的聪明人,而是一个能掌控局势,可以配合他影响欧洲的雄才。
“欧洲呢,你走的时候,法兰西已经闹起来了,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收场?”
东方的事情,莫公泽分析起来有点困难,毕竟才回来,但是分析起欧洲,那可就头头是道了。
“法兰西这事有点诡异,我看完全不同于昔日查理一世时期英格兰的变革。
因为英格兰的主教战争以及之后的君主立宪,推动者实际上是英格兰的贵族和新教狂热分子。而法兰西此次,推动者却是中小型商人、工人、学者等第三阶层的人。
他们承受了大量的欺压和不公平,内心积累了太多对于国王和贵族以及高级教士的怨恨,一旦爆发出来,将是非常强烈,甚至带有毁灭性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有革命的热情,但是他们并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
等他们掌握权力后,发现在短时间并不能改变国家的局面后,为了扭转这种跟没有闹革命之前社会并没有多少改变的现象,为了堵住百姓们的口。
他们很可能会走极端,把对国王、贵族和大教士的仇恨扩大化,极端化,以仇恨来凝聚人心。”
这就相当专业了,甚至可以称得上眼光如炬。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莫子布轻声念道。
此时革命这个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所以莫子布很准确的从莫公泽话中抓到了这个字眼。
“你认为法兰西现在发生的事情,能够称得上革命?”
“皇叔,我觉得称得上!”莫公泽肯定的说道:“法兰西的百姓太苦了,他们被一二阶层压榨干了身上每一滴价值,生活极为困苦。
而广袤的海外殖民地,也基本跟他们没多少关系,没给他们带来一丁点的好处。
上层的国王愚蠢又封闭,王后沉迷于奢靡,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贵族和大教士则还不如国王夫妇,他们简直就是贪婪的魔鬼化身。
对比起大虞的百姓,法兰西的百姓,就是生活在地狱里面的!
路易十六陛下或许不是桀纣那样的暴君,但百姓在他的统治下,过得却比被桀纣统治更加痛苦。
至少桀纣还知道压制贵族,不让他们用最残酷的手段,肆无忌惮剥削人民。
所以侄儿才会用革命二字,法兰西波旁王朝错过了太多改革的关键窗口,现在它到了灭亡的时候了,法兰西人民正在进行的,就是一场推翻暴政的革新改命。”
这语气,怎么像是后世的总结,这孩子一定没少受启蒙思想的熏陶,思想还挺开明,挺进步的。 嗯,这就挺让人放心的,因为之后欧洲的君主主流肯定是向着更加开明的地方去,至少在对欧洲自己百姓的时候,会更加开明。
那么莫公泽无疑是在这条路线上占据了先行者的位置,他同情法兰西大革命的倾向,会使得他获得更高的声望,从而使他的统治更加稳固。
不过莫子布没动声色,而是苦笑着说道:“路易十六国王和安托瓦内特王后,可是你的姨夫和姨母,在你心里就真的这么不堪。
而且你一上来,就用上了断头台的查理一世来比喻路易十六,难道你认为他会跟查理一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