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676章 你们这是害苦了我啊(迫真(第2页)

 他闲得蛋疼才在这边荒之地做大王呢,有什么好当的,哪有去当大虞朝的中山王舒服。

 不过,这么多人跟着他李献文,为他办事,流血卖命,李献文就不可能不考虑他们的需求。

 “大王,我们这些跟着您的西北官,已经很难回到朝廷中去了,朝廷那一套,根本就不适合我们。”

 毛祥新早就感觉到了李献文的退缩,于是立刻趁李献文还没表态的时候,先来堵住李献文的退路。

 “而且河西陇右乃国家之地,是我汉家龙兴之所,肯定不可能长期由宁夏王府治理,回归正常的行省模式不过是早晚的事。

 唯有准部与回部,陛下肯定愿意以黔宁王沐英故事,以血亲王爵镇守,教化当地。

 而且臣还建议大王不要准部,而是把准部换成这里。”毛祥新直接在帐篷里的地图上指了起来。

 “费尔干纳盆地,这就是一个西域的关中平原,目前不算富庶,是因为武吉别克人无能。

 他们掌握着这样的宝地,竟然连水利设施都修不好,以至于夏季冰雪融化就形成洪涝,冬季干旱又人畜饮水困难。

 此地若是给我们汉人,立刻就能成为咱们在河中和西域的天然堡垒。

 到时候把这盆地里面所有的外人都清除出去,只留下几十万汉人,让咱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入则为国家镇守边陲,使河西陇右再无妖化之忧。

 出则恢复昭武九姓,拣选白、石、米、曹、康、安、薛等姓赐当地土人,以夏君教化之。”

 “你们,唉,你们这是要害苦我啊!”李献文叹息了一声,满脸的不愿意。

 这可真不是矫情,而是李献文就是这么想的,他这身份,来这做边荒大王,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事情,确实称得上一声害苦。

 “大王,您就可怜可怜我们这些人吧,咱们征战一辈子,老了总要给自己找个好地方落脚吧。

 河中有几百万蛮夷,没有您这样的主心骨在,我们成不了事啊!”

 谁说大肥象没有心眼的,他心眼多着呢,顺着毛祥新的话,就开始了道德绑架。

 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西北军这么多人,很多都是老杀才,类人群星,没有李献文坐镇,光是利益分配方案就整不出来,搞不好他们自己都得先打起来。

 罗天相这一套半劝进,半道德绑架的操作一搞,其他人立刻涌上了上来抱着李献文的大腿嚎哭出声。

 唯一没动的就是罗思举和梁克行,前者是朝廷挂了号的,离开西北军也是前途无量,后者作为外甥,要是敢来这一出,李献文能大嘴巴子扇他。“唉!”我们的李大王心里苦啊,千躲万躲,还是躲不过去,他知道自己还必须同意,因为此时已经不是汉唐时期了。

 汉唐时期,关中富甲天下,河西陇右也是数得着的好地方,那些在关中以及河西陇右府兵家庭为了保住价值千金的土地,就必须要把多余的儿子打发出去,去西域为朝廷效力。

 同时,去西域效力,也是一桩很赚钱的买卖。

 因为那时候丝绸之路兴盛,在西域赚的钱,可以通过商队带回家。

 哪怕有朝廷抽成,官员上下其手,但一块银元也至少可以回家四十铜角,家族有点势力的,甚至可以回家最高六十铜角。

 但是现在呢,关中都快被边缘化了,更别说河西陇右,且全国上下到处都缺人,西域实在缺乏吸引力。

 至于丝绸之路,那都是上千年前的老黄历了。

 而没了丝绸之路的沟通,士兵们在西域发了再大的财,也只能靠自己携带,能有多少带回家不说,要是万一有个好歹,直接就便宜别人或者埋黄沙了。

 这就是罗天相说的心里没底,现在的西北军四万将士和十数万回良人,非常渴望把他们获得的好处,落到实处。

 那么,就没有让李献文从坐镇河西陇右的宁夏郡王,变成坐镇西域的夏王,更能保住他们利益的了。

 所以,李献文没得选择,要是他不当这个边地之王,虽然不至于马上指挥不动军队,但军队的战斗力,肯定会立刻往下掉一个大台阶。

 我刀口舔血得来的好处根本无法落实,谁还给你卖命呢?

 是以,沉默片刻,在所有中高层军官渴望的眼神中,李献文点了点头。

 立刻,欢呼声从帐篷内直冲到帐篷外面,得知发生什么事情后,陛下万岁,大王千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李献文苦笑不已,想来历史上那些被安上跋扈和心怀不轨的外出之将,很多都面临过他这样看似可以选,但实则没得选的境地。

 好在李献文面临的情况不同,因为皇帝也早就想他就藩西域,只是觉得已经驱使他的这姐夫太多,不好开口而已。

 现在自己主动上书请封,想来皇帝一定是非常高兴的。

 同时,大虞朝的体质,也不至于让他李献文有什么功高盖主的可能。

 因为大虞朝真正的战斗力,不在于几千几万的强兵,而在于江南、岭南、辽阳的煤与铁。

 “你毛祥新看起来谋划已久,那你说说这个藩应该怎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