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你们这是害苦了我啊(迫真(第3页)
孤好给陛下上奏折,能不能就藩此处,不在我,而在是陛下,须得有计划方能打动万岁。”
毛祥新点了点头,他确实就是谋主,大王哪怕有点气要对于他撒,这是正常的,不撒气他才害怕呢。
“臣建议大王就藩之地,不要包括准部。
因为天山以北富饶,多有土尔扈特、和硕特、西僰等族,汉人这些年也迁移了不少,有朝廷直辖的条件。
大王要是争取,陛下心中肯定不喜,外朝罗相爷那里也会阻止。
而回部则不同,正需要强藩镇压,同时臣也早为大王选好了费尔干纳盆地为基。
日后就藩就在这两地,在安集延和喀什各建王府,两处巡回镇压。
且臣在新唐书上得知,喀什以南的于阗,曾是汉家忠臣,有国王曰李圣天,在天朝失了河西陇右后,还坚守汉家,以中原之甥自居。
今芙宁县主已在皇太子身侧,大王与皇室也将有甥舅之情,更兼姓李,这简直就是天命大王,要坐镇于此啊!”
虽然已经快五十岁了,李献文仍然听的心潮澎湃,他这会想想,就在西域边陲做一个称孤道寡的黔宁王沐英,似乎也不错。
毛祥新有句话没说错,不管从朝廷还是私人方面来看,他李献文就该坐镇此处,为国家守卫边土,教化百姓。
“尔等下去吧,各自按部署行事,我立刻上表陛下,奏对此事。”
。。。。
就在李献文初步同意移藩,同时又给他次子李兴泰拨了两千骑兵前去协助的时候,库尔勒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李献文担心儿子安危,他却不知道他这儿子在打仗上有多妖孽。
李兴泰知道对方是被假消息迷惑,大虞一直以来的龟怂策略也给了敌人错觉。
于是他干脆以错就错,根本不让精锐守库尔勒城,直接把人都带走了,只让当地忠于朝廷的回部人、土尔扈特人以及少量满清驻守西域的旗人等扔在库尔勒。
这一下,更让浩罕总督默罕默德.奥马尔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新生的大虞朝是个纯粹的农耕政权,没有了满清恐怖的骑兵,他们根本无法在西域立足。
于是穆罕默德.奥马尔加紧猛攻,五万人分成十队,昼夜不停地猛攻,不但枪炮火药不要钱的放,后勤上米面肉菜也不断供。
完全就是一副立刻拿下库陇勒和喀喇沙尔(焉耆),抢在大玉兹人之前,攻下乌噜木齐,吃到最大的一块肥肉的样子
只可惜,穆罕默德.奥马尔觉得大虞是个坡脚的残疾,但城内的人可知道的很清楚。
因此他们根本生不起一点投靠默罕默德.奥马尔的心思,只能不要命的抵抗。
战斗一打就是四个月,默罕默德.奥马尔死伤惨重才终于拿下库尔勒,而李兴泰仅仅只派出了几百骑兵,在城破前,接了一部分守军撤退。
随后,他还是不守喀喇沙尔,也就是焉耆城,反而把骑兵隐藏到博斯腾湖的深处,继续麻痹浩罕人。
而浩罕人也是一点也不怀疑,继续强攻焉耆,他们士气更甚,几次打的焉耆险象环生。
李兴泰仍然不着急,只是派了几百骑兵不断袭击浩罕人补给线,他在等浩罕人粮食快吃光的那一刻带来。
下面有兵将承受不住来找李兴泰,这位李二王子嘿嘿一笑。
“回部不比咱们中原,这地广人稀的地方,最宝贵的就是人。
你拿下他十个城,不如杀他一万人,咱们这次也一样,什么门户不门户,天险不天险,只要有机会能重创浩罕人,其余都可以放弃。”
就这样,李兴泰在博斯腾湖躲猫猫,一躲就是四个月,一直等到寒风吹起,早已千疮百孔的浩罕人后勤线完全无法支应。
那个浩罕来的总督穆罕默德.奥马尔急的把他的亲卫队都放了上去,想要尽快打破焉耆获得物资稳住形势。
这时候李兴泰出手了,他亲率六千骑兵,从博斯腾湖出发,一昼夜奔行快六十公里,突然出现在了浩罕军大营左侧。
此时,浩罕军连续作战八个月,补给不足也快三个月了,还没有带够冬日的被服,完全可以称得上又冷又饿又累。
这种状态,突然在一个清晨被袭击,袭击他们的还是极为精锐的骑兵,哪还扛得住。
李兴泰冲在第一线,在浩罕军中七进七出,麾下骑兵被他鼓舞,无不以一当十。
焉耆城中的本地仆从军也趁机出城攻杀,只用了一个上午多点,到未时正(下午两点),五万混着大量农夫的浩罕军就被彻底打崩了。
一时间兵败如山倒,李兴泰则一路狂追四百余里,把浩罕军从焉耆追到了后世轮台县附近,其尸横片野,惨不可言。
最后在古轮台城外,李兴泰三千骑大破浩罕残兵九千,阵斩两千余,浩罕总督穆罕默德.奥马尔被生擒,一战就把浩罕在回部的军力,几乎全部消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