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谁说八旗制度老了,这制度也太棒了(第3页)
谁说八旗制度落后,这玩意好用着呢。
因为八旗制度并不是旗人发明的,而是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必然产物。
这种制度用来统治经过春秋战国思想大爆炸,经过儒家熏陶,听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中国人可能不太保险。
因为人太多,地盘太大,文化思想也太容易传播,稍不注意什么角落里面就出来个豪杰振臂一呼。
但是对付浩罕人这种,完全就是奴隶制晚期到封建制早期的人,非常好用。
甚至就是到后世,这套都好用。
宴会过后,第三日,山北镇最大的白莲宗寺庙,渡云大慈大悲明王降世白莲院的山门才被打开。
无他,因为宴会上众人都喝多了,第三日才能打起精神来。
基本都到山北镇来贸易的二十一个堡主们,公推大兴君男、泰兴堡主保泰为首,进入渡云院中来祈祷祭拜。
而此时的白莲宗到了夏藩国中,又经历了一种嬗变,它变的更加具有儒释道融合的风格。
比如这院中,除了供奉降世明王佛这个主神以外,两旁的偏殿中,供奉的全是这山北镇汉人的祖宗。
其中二十一个堡主的祖宗都有神像,剩下的汉人祖宗皆有神主牌位,回部武士们也想法弄了一些神位,不过是放在偏殿外的小神龛中的。
这实际上已经不能算是传统的佛教寺院,而是在北地汉人宗族趋于瓦解后,他们在外拓殖时,重新建立的一种宗祠。
众人身着青白两色的飞虎服,盛装打扮祭拜了降世明王之后,就开始祭拜自己的祖宗。
告诉祖宗马上就要大战了,要保佑他们多杀敌,多抓人口,多掠夺布哈拉人的财物。
而且,能进院来祭拜的都是汉人,或者说用血汗得到汉人承认的回部武士。
其他人只能在汉人祭祀的时候在外面跪在地上不抬头,他们没资格进来。
没错,大宛盆地夏藩国中实行的,不是什么宗教区别对待,比如给异教徒收重税,或者干脆一刀切全部禁止,他们施行的,实际上应该叫做宗教歧视政策。
也就是说,汉人以外的,你要信白莲宗,那还得层层审核,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没资格的话,抱歉,门都没有。
你敢私下当白莲宗信徒,那就一刀了你的脑袋。
这种政策,是非常有杀伤力的,让被统治的人把能信白莲宗当成一种可以向上攀爬的特权,纷纷趋之若鹜。
而且,他们想信天方教也没法信了,因为全大宛盆地找不出来一个可以颂唱经文的天方僧了。
整个浩罕的天方教僧侣,甚至所有浩罕有学识的人,全部处死了,一个都没留下。
这叫做断根,从根子上断了你传播的途径,这样最多一代人,就传不下去了,甚至连文字都会消亡。
。。。。
长顺堡中。
去山北镇登记了出兵的数量和物资后,冷天禄又带着人回到了长顺堡。
而且不止他来了,他们一起互助的其余五个堡主,都到了长顺堡集合。
六个人在一个黑色陶罐子中抓来抓去,最后长天堡的河南灵宝人许章,抓到了写了留字的阄。
“狗曰的,晦气,老子出门时老鸦就哇啦哇啦的叫,果然没好事!”许章一脸的不爽,这下他没法出征了。
虽然会按规矩分到一些军功和掠夺的物资,但跟自己上阵去抢,那可差的太远了。
“老许,你要这么想,这次你留守了,下次就不用抓阄了。”冷天禄笑呵呵的说道。
许章听完,更加难受了,他看着冷天禄,“老子还不知道你们,他妈的,这次出去,搞不好就把仗打完了,到时候你们跟国姓保爵爷一样成了真正的亲藩,老子还是个土地主。”
众人一顿大笑,然后纷纷许诺自己抢了什么回来,然后会怎么给许章分。
而之所以要让人留守,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夏藩国中,浩罕人有五十一万,男人只有十万出头,成年男丁更是只有四万来人。
而原本的浩罕国中,可是有八十多万人的,就算男女比例不均衡,那男人怎么也有三十五万。
这二十多万男人去哪了
很简单,全部被杀了。
夏藩二王子李兴泰说的杀一半定河中,那可不是说说而已。
夏藩入主大宛盆地,三年半把浩罕人的人口干没了三十万朝上,手段绝对称得上残忍酷烈。
比如这许章,出身关中义从,灵宝挨着关中嘛,看着跟个老农似的,但死在他手里浩罕人,至少有上百人。
他的长天堡外,有个地方叫化人地,熔化的化,得名的原因,就是原本长天堡生活的几百浩罕男人,都被直接捅死后拖到这里一把火全烧了,所以叫做化人地。
虽然目前浩罕人中但凡有一点点敢反抗的都被杀了,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许章很是难受,可也不得不接下这个任务。
冷天禄他们出征之后,这六个堡,不算山林河流一拱十一万多亩的土地,就要他来守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