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首提分家(第2页)

 和甄太妃同期的,还有一对姐妹花深得太上皇的喜欢。

 但最后那姐俩从相扶相守到最你死我活,一个毁了容,一个进了冷宫,没几个月,又都去了。

 “唉”

 老太太急了,“王氏是个蠢的,听了那话,戴公公他们才出府,她就狠狠给了元春一个巴掌,还问她的孝道呢,说她不听她的话,她是她娘,不会害她。”

 沈柠:“……”

 “她不仅是怨了元春,也怨了你啊!”

 “我知道。”

 沈柠缓缓的吐了一口浊气,“她怨我不是一天两天了,她想当别人手中的那把刀,我也没辙,总不能就把她永远关在祠堂。”

 贾母:“……”

 她的心动了动,但很快又按下了。

 王子腾不是吃素的。

 王氏生的几个孩子也还是好的。

 而且元春马上就要嫁给新平侯了。

 珠儿也要考官,看在他们的面上……

 “我这心里气啊!”

 老太太抚了抚胸口,“也幸好几个孩子是我这个老祖母养大的。”

 要不然,只怕都要被教歪了。

 “这是几个孩子的幸运,贾家的幸运!”

 好在王家女子无才那一套,没有搬在贾家。

 哪怕迎春呢,也能做上几首诗。

 沈柠扶着老太太的进屋,“婶娘您可得好生保养,有您在,孩子们才能更好,二弟妹也翻不了什么浪来。”

 “政儿这个媳妇,是真的娶错了。”

 老太太在沈柠面前后悔,“当初就是她带着宝玉在我面前哭,我想着孩子们都在我身边长大,离远了,她看孩子确实不方便,这才……一时糊涂。”

 反正有这个因素在。

 老太太干脆就认准了这一点,“说来宝玉那玉就是奇怪,那么大的一块玉,怎么在那么小的孩儿口中的?分明是她早就买通了稳婆和身边人。”

 沈柠:“……”

 她没说话,只接了丫环送上的茶,亲自奉上,由着老太太接着往下编。

 “她的心机也太深了,不行,我得派人去找找当年的稳婆。”

 老太太其实已经找过了,也是巧了,那稳婆去年喝酒太多,摔跤跌死了。

 “是得找。”

 沈柠附和一句。

 “她是不甘心家里的爵位没二房的份,就死命的在老婆子面前卖好,这些年,家让她管着,孩子我替她养着,府里……都快被她搬空了呀!”

 周瑞的庄子、铺子、银子从哪来的?

 还不是王氏从公中抠出去的?

 以前,贾母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想着肉是烂在自己家锅里的。

 没想到啊!

 “你说我怎么就给政儿娶了这样的搅家精?”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沈柠道:“如今琏儿也娶了媳妇,要不然,您就给两房在暗里分一下。”

 啥?

 贾母马上回神。

 父母在,不分家,这是老古话。

 她从来没想过给两个儿子分家。

 “赦弟已经吃了很多亏了,他有雅量,自是让着弟弟的,哪怕分家,也不会让政弟一家子出府。”

 沈柠试探,“您啊,先让他们把孩子们的嫁、娶银子分出来,其他的田庄、店铺什么的,各家归各家,当然,您也握一份,以后想给谁,就给谁。”

 这?

 二房孩子多,这样先把嫁、娶银子分出来,倒是二房占便宜。

 沈氏还算不错,没有偏帮大房。

 贾母无所谓她分不分,她自己的私房够多了,一样是想给谁就给谁。

 只是分家……

 “多少人因为分家,兄弟之间闹的你死我活,不相往来。”

 沈柠提点,“如今赦弟和政弟的兄弟情份还在,又有您,暗里分家,在外面元春一样是荣国府嫡出的小姐,珠儿一样是荣国府嫡出的大少爷。

 只是把财产给他们分一分,让王氏打不了主意。要不然,她到底是凤丫头的姑母,又算养大了琏儿,她要干什么,他们小夫妻碍于情份,都只有答应的份。

 就好像,她敢让琏儿瞒着所有人,挪了叔父当年特别封存的国库银子。

 那东西她都敢挪,您说她还有什么不敢的?”

 贾母:“……”

 她被她说的有些害怕了。

 “王家当年不说巨富,却也不差多少。”

 沈柠接着提点,“但如今呢?一个家族,最忌内耗。您现在不从源头管住了,西府还真有可能被她掏空,到时候,琏儿怎么办?珠儿、宝玉他们又有什么脸?”

 一天两顿的忆苦思甜饭,再不好吃,也开始被珍视了。

 没有一点准备的贾政夫妻,连带贾珠,面对有点酸,还有点苦的怪味野菜糊糊,也能喝得面无表情了。

 实在是不吃不行,这一顿吃了,要等到晚上才有呢。

 夜里可以偷个懒,在蒲团上打个盹,解放一下膝盖,趴着睡一会,可是白天……,就不太行了。

 也就是说,他们要靠这碗野菜糊糊和野菜饼保住体力,坚持到晚上那顿。

 “珍儿!”

 王氏终于开口,“珠儿的学业还很重,他……”

 “母亲,儿子可以的。”

 贾珠就怕母亲开口,闻言忙打断,“儿子有错,就该在这里。”

 贾政:“……”

 王氏:“……”

 两个面上的表情,都有一瞬间的扭曲。

 他们当然也知道自己有错。

 可是他们已经认错了呀!

 他们都进祠堂了。

 带了今天,就算三天了。

 还想怎么着?

 真要关他们一辈子吗?

 “我没说……,你不该在这里。”

 王氏缓缓吐了一口胸中浊气,努力不让自己爆发,“我是说你的学业很重,要不然,把书带进来读吧!”

 她虽是母亲,有满腔的慈母心,可是架不住儿子老是胳膊肘往外拐。

 “还有老爷。”儿子不中用,那就只能往夫君身上说了,“老这么请假也不是事。”

 “……唉!”

 贾政适时的叹了一口气。

 他非常后悔,以前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至于想以政事逃开祠堂,都不方便。

 但他真的不能再跪了,膝盖好疼。

 现在去如厕,想要爬起来,都要使好一会的力。

 可恨,他大哥这么混的人,这一次居然也跟他们一样,不吵着出去,连他如厕的时间长了,都要喊一声。

 贾政也算着他如厕的时间,奈何这个哥哥就是有本事,在他喊他之前,弄点动静,慢慢走过来。

 “无事!”

 贾珍喝了一口热水,“最近我们家都是喜事,工部的大人们会体谅政二叔的。”

 贾政:“……”

 他回头深深看了一眼侄子,到底忍不住问道:“珍儿,我们……还要在祠堂多少天?”

 贾政都想说,他们一家都已认错了,荣禧堂随时可以让出来。你是族长,接下来该怎么罚就怎么罚,老这么跪祠堂,一句话都不说,到底想干什么?

 可话到口边,就是说不出来。

 隐隐的,他感觉大哥和珍儿在借着祠堂,教训他们。

 虽然他们两个也陪在祠堂,可是贾珍的日子过得多好?

 除了白天跪一跪,人家晚上能照睡无误。

 至于大哥……,他跪祠堂都有经验了,三、五天的根本不在话下。

 可他们真的不行。

 “你是知道的,太上皇赐婚旨意已下,元春的嫁妆,该准备的还当准备起来。”

 无法可想下,贾政只能抬出女儿。

 “进来的时候,母亲说大妹妹的嫁妆问题,不用我们操心。”

 贾珍好像也很难过的叹了一口气,“有老太太和她的两个嫂子。两位弟妹也都是去年才嫁过来的,她们有经验。

 而且大妹妹在宫里两年,家里的事只怕都生疏了,偏新平侯那里,她嫁过去就得是当家主母,不会理事可不行,所以正好借此机会,她学着置办余下的嫁妆,练个手,这样嫁到了那边,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

 “……”

 所有的路都堵了啊!

 贾政和王氏感觉绝望。

 贾珠跪着一点没动。

 他是真心实意的在祖宗们面前忏悔的。

 但爹娘如果不能做到真心实意……

 那这个家以后还得闹腾。

 而大伯娘和珍大哥对爹娘的耐心越来越少了。

 下一次……

 万一朝父亲动板子,万一把他娘关佛堂……,可怎么好?

 身为他们的儿子,贾珠不舍爹娘落到那样的境地,所以现在情愿教训一次得个够,让爹娘有个惧怕。

 他没提点一句,就只陪着受罪。

 “那……”

 贾政咬了咬牙,再次问道:“我们要在祠堂多少天?”

 “政叔觉得呢?”

 贾珍反问,“当着祖宗的面,您说我爷爷和叔爷,若是知道您干的事,会罚多少天?”

 贾政:“……”

 他的心肝颤了颤。

 父亲知道,不会罚,会打。

 父亲若在,他也绝不敢有那么大的胆子。

 母亲也做不出那样的事。

 “父亲若在,大概会打个半死,扔进祠堂半个月,再看看还活着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