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首提分家(第3页)

 贾赦看向父亲的灵牌,磕了一个头,“儿子不孝,没有守护好您给的东西,对母亲只知愚孝,对二弟只知宽宥、忍让,全然忘了规劝二字,更忘了对二弟的教导。

 父亲……”

 他声音哽咽了,“儿子想您了。祖父,祖母,孙儿想你们了。”

 这里还有他的妻,他的儿……

 贾赦直起身子,看到最边的两个牌位时,又忍不住抹了一把老泪。

 他愿意在这个祠堂里,带着二弟一家,一起陪祖宗,陪妻儿。

 “……大哥,我错了。”

 贾政声音略小,“回去,我就把荣禧堂腾出来。”

 “……”

 贾赦看着妻儿的牌位,没有说话。

 “珍儿,我想早点回去,把荣禧堂腾出来。”

 贾政没办法,又朝贾珍道:“你看……”

 “再等等吧!”

 贾珍叹了一口气,“荣禧堂就在那里,跑不掉,我们的错……,还该在祖宗们面前认好才是。要不然,就我爷那火爆脾气,可能半夜都会找我谈心。”

 虽然在太上皇那里,想念了一下爷爷的棍棒,但大多时候,还是怕的。

 “政叔,你梦到过叔爷吗?”

 贾政:“……”

 他没有。

 一次都没有。

 爹娘一向喜欢他。

 所以临终遗本送上去,太上皇还赏了他一个官。

 他一直都觉得,自己该是父亲的骄傲。

 但现在……

 贾政的肩膀耷拉下来。

 他真的错了吗?

 大哥很混,母亲说家里不指望他。

 母亲让他住荣禧堂,他知道不对,但为了母亲,他没反对,他和王氏没住主屋,只住了主屋东边的三间耳房。

 曾经,他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了。

 既顾了母亲,又顾了哥哥。

 没想到……

 祠堂里又安静下来。

 但祠堂安静了,沈柠的院子却没法安静了。

 贾母直接过来找她。

 老太太很清楚,贾珍虽是族长,但是他事母至孝,只要沈氏发话,祠堂那里……,就是她老婆子在两个儿子中间稍稍偏了心。

 可老大已经袭爵了。

 她往老二那里偏点心,不是人之常情吗?

 沈氏以前不了解,她现在有了贾玥,应该也知道点了吧?

 “婶娘,这一大早的,您怎么来了?”

 听到丫环禀告,沈柠直接迎到院外,“有什么事,让丫环说一声,我过去也是一样。”

 贾母:“……”

 她是想认点错,兴点师问点罪的。

 可沈氏这般尊重……

 一时之间,贾母不知道该咋说话了。

 “咳”

 她轻咳一声,“昨儿宣完旨,玥玥哭得挺厉害的,她现在怎么样了?”

 “小孩子嘛,哭就是她的事。”

 沈柠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您放心,好着呢。还是能吃能睡,偶尔嚎几嗓子。”

 “那就好,那就好。”

 贾母在沈柠扶过来的时候,拍了拍她的手,“玥玥还小,嗓子细,偶尔嚎几声便罢了,可不能老让她哭。”

 “哪能呢?”

 沈柠一边扶着她往里走,一边道:“我又不是后娘,昨儿不还是因为她哭狠了,才没办法去西府,一起陪着接旨的吗?”

 “……”

 贾母就叹了一口气,“你幸好没去。”二媳妇是个蠢的,那天的闲话总会传过来,她又叹了一口气,道:“戴公公宣完太上皇的旨意,府里接收赏赐,给宫人红封时,有宫人闲话说可惜了。什么甄太妃那边的灵玉姑姑说,甄太妃都准备跟皇上说,给府上大姑娘一个出身。”

 她看向沈柠,“你说,那种时候,他说这话不就是挑拨离间吗?”

 老太太嘴上虽然是这样说的,但眼睛却盯在沈柠身上,想要看看她听了这话的态度,想知道她是诧异,还是愤怒。

 诧异、愤怒里,有没有后悔、懊恼……,甚至愧疚。

 “所以啊,婶娘知道人家怎么被荣宠至今了吧?”

 沈柠好像不知道贾母的试探,只是诚恳的道:“太上皇身边,当初多少嫔妃?她们哪个不聪明?可是结果呢?没点手段,甄太妃和晋王也不能走到如今。”

 贾家这群憨憨,还想在人家那里得好?

 沈柠叹了一口气,“不动声色的离间,让人家自相残杀,她稳坐钓鱼台的事,不会是她第一次做,也不会是她最后一次做。”

 “……”

 贾母的心肝颤了颤。

 她想起当初太上皇宫里的一件旧事来。

 和甄太妃同期的,还有一对姐妹花深得太上皇的喜欢。

 但最后那姐俩从相扶相守到最你死我活,一个毁了容,一个进了冷宫,没几个月,又都去了。

 “唉”

 老太太急了,“王氏是个蠢的,听了那话,戴公公他们才出府,她就狠狠给了元春一个巴掌,还问她的孝道呢,说她不听她的话,她是她娘,不会害她。”

 沈柠:“……”

 “她不仅是怨了元春,也怨了你啊!”

 “我知道。”

 沈柠缓缓的吐了一口浊气,“她怨我不是一天两天了,她想当别人手中的那把刀,我也没辙,总不能就把她永远关在祠堂。”

 贾母:“……”

 她的心动了动,但很快又按下了。

 王子腾不是吃素的。

 王氏生的几个孩子也还是好的。

 而且元春马上就要嫁给新平侯了。

 珠儿也要考官,看在他们的面上……

 “我这心里气啊!”

 老太太抚了抚胸口,“也幸好几个孩子是我这个老祖母养大的。”

 要不然,只怕都要被教歪了。

 “这是几个孩子的幸运,贾家的幸运!”

 好在王家女子无才那一套,没有搬在贾家。

 哪怕迎春呢,也能做上几首诗。

 沈柠扶着老太太的进屋,“婶娘您可得好生保养,有您在,孩子们才能更好,二弟妹也翻不了什么浪来。”

 “政儿这个媳妇,是真的娶错了。”

 老太太在沈柠面前后悔,“当初就是她带着宝玉在我面前哭,我想着孩子们都在我身边长大,离远了,她看孩子确实不方便,这才……一时糊涂。”

 反正有这个因素在。

 老太太干脆就认准了这一点,“说来宝玉那玉就是奇怪,那么大的一块玉,怎么在那么小的孩儿口中的?分明是她早就买通了稳婆和身边人。”

 沈柠:“……”

 她没说话,只接了丫环送上的茶,亲自奉上,由着老太太接着往下编。

 “她的心机也太深了,不行,我得派人去找找当年的稳婆。”

 老太太其实已经找过了,也是巧了,那稳婆去年喝酒太多,摔跤跌死了。

 “是得找。”

 沈柠附和一句。

 “她是不甘心家里的爵位没二房的份,就死命的在老婆子面前卖好,这些年,家让她管着,孩子我替她养着,府里……都快被她搬空了呀!”

 周瑞的庄子、铺子、银子从哪来的?

 还不是王氏从公中抠出去的?

 以前,贾母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想着肉是烂在自己家锅里的。

 没想到啊!

 “你说我怎么就给政儿娶了这样的搅家精?”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沈柠道:“如今琏儿也娶了媳妇,要不然,您就给两房在暗里分一下。”

 啥?

 贾母马上回神。

 父母在,不分家,这是老古话。

 她从来没想过给两个儿子分家。

 “赦弟已经吃了很多亏了,他有雅量,自是让着弟弟的,哪怕分家,也不会让政弟一家子出府。”

 沈柠试探,“您啊,先让他们把孩子们的嫁、娶银子分出来,其他的田庄、店铺什么的,各家归各家,当然,您也握一份,以后想给谁,就给谁。”

 这?

 二房孩子多,这样先把嫁、娶银子分出来,倒是二房占便宜。

 沈氏还算不错,没有偏帮大房。

 贾母无所谓她分不分,她自己的私房够多了,一样是想给谁就给谁。

 只是分家……

 “多少人因为分家,兄弟之间闹的你死我活,不相往来。”

 沈柠提点,“如今赦弟和政弟的兄弟情份还在,又有您,暗里分家,在外面元春一样是荣国府嫡出的小姐,珠儿一样是荣国府嫡出的大少爷。

 只是把财产给他们分一分,让王氏打不了主意。要不然,她到底是凤丫头的姑母,又算养大了琏儿,她要干什么,他们小夫妻碍于情份,都只有答应的份。

 就好像,她敢让琏儿瞒着所有人,挪了叔父当年特别封存的国库银子。

 那东西她都敢挪,您说她还有什么不敢的?”

 贾母:“……”

 她被她说的有些害怕了。

 “王家当年不说巨富,却也不差多少。”

 沈柠接着提点,“但如今呢?一个家族,最忌内耗。您现在不从源头管住了,西府还真有可能被她掏空,到时候,琏儿怎么办?珠儿、宝玉他们又有什么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