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三年一次

评定几个六级工匠,对桑弘羊来说是件小事。

 他们的俸禄加起来也不过几千石而已。

 但科举士子中,参加会试的就有六千多人,都是通过郡试的士子。

 要是给他们一些待遇,哪怕每人只有一百石,也是六十多万石的庞大开销。

 这笔钱少府不会出,只能大农令来出。

 桑弘羊不能接受。

 科举,是朝廷给天下士子的机会,能通过郡试是他们向上的必经之途,朝廷为什么要给他们优待。

 “陛下,大汉向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有军功、政绩者可以封爵。

 工匠评级,是因为他们要为朝廷做工,可以看做是对他们技艺的奖赏。

 仅仅通过郡试者,并未为官当政,要是也能享有待遇,让天下人如何看待?

 他们有何功劳,有何政绩?”

 尚书令李蔡同样反对给士子特殊待遇。

 他出身行伍,用命去拼,立下军功后才得以封爵,享受到朝廷的特权。

 一群连官都没当上的人,就想获得类似的特权,凭什么?

 就因为他们会读书?

 他不能接受。

 要是会读书就能有特权,他们却要在战场上拼杀才能获得。

 岂不是显得他们像个笑话。

 双方争执不下,气氛越来越激烈。

 “事关重大,下次再议。”

 遇事不决,拖字决。

 刘彻不想草率做出决定。

 退朝后,卫青和霍去病被他留在宫中 ,继续商议。

 “你们觉得如何?”

 “陛下,给予科举士子一定特殊待遇,可以拉拢他们。

 但军中将士或许会有不满。

 大汉如今的体系中,军功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贸然加入其他内容,两者未必兼容。”

 卫青同样不同意。

 大家辛辛苦苦拼出来的爵位,匠人们也是苦熬多年,给朝廷带来重大贡献的。

 一群读了几年书,寸功未立的人,也想高人一等,想的太美了。

 以后还是不要想的好。

 大汉承袭秦朝的军功爵制度,军功才是核心。

 唐宋时期,没有考中进士的读书人也没有什么特权。

 以举人为例,宋朝的举人就是个考试资格,直到明清时期才成了举人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