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我要吃山竹
第1090章 三年一次(第2页)
至于秀才,也是在明清的科举中才有了所谓的功名。
可以见官不跪,可以免除赋税。
在目前的大汉,还没有完善的功名体系,也并不具备功名体系的土壤。
“陛下,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心理不平衡。
看到以往身份低下的匠人有额外俸禄,他们难以接受。
他们想要的俸禄待遇,一定要比匠人高才可以。
否则他们还是会不平衡。”
霍去病准确把握到他们的心理状态。
和匠人们一样的特殊待遇并不会让他们满足,压匠人们一头才可以。
刘彻也不想搞出个功名体系,平白给一群读书人特殊待遇。
科举制,已经是他给天下读书人最适合的待遇了,不要不知足。
陆鸣回到长安时,来到未央宫复命。
刘彻第一时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科举体系能不能给出特殊待遇来拉拢天下士子。
“陛下,我的意见是不能给,也给不得。”
给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从唐宋讲到明清。
唐宋只有考中进士的才有特权,明清考中秀才就开始有特权。
但明清的王朝寿命并没有比唐宋长多少,这套制度又有什么用呢。
“陛下,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科举士子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但军功制度下的立功者数量未必会增加。
此消彼长下,双方力量失衡。
科举体系势力会越来越强,强到皇权也难以制衡的程度。”
刘彻皱着眉头,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问道:
“为何?”
“因为科举可以每三年重复一次,但战争不会。”
“因为科举不过是能不能考上的问题,这次不行还有下一次。
但打仗会死人,朝廷的大将和精锐可以在一次战斗中损失殆尽。
土木堡之战,大明的军事力量损失严重,武勋贵族集团几乎全军覆没。
朝中文武失衡,文官集团崛起,制约皇权,尾大不掉。”
制约皇权几个字,深深刺痛了刘彻的神经。
他也曾考虑过类似问题,却遗忘了一个重要问题,
打仗会死人,但科举不会。
他已经习惯了胜利,习惯了卫青、霍去病和陆鸣的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