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腰子少放盐

第460章 走偏门吧!(第3页)

“行,我这两天就去看看!”陈露阳一边在小本子上记着,一边点头。

“设备旧点没关系,只要人肯干,慢点也能打出来。”

张殿才听着他这话,脸上神情略有一丝欣慰。

“你这孩子倒真不挑。”他笑了笑,接着提醒一句,“不过话说回来,别光顾着想办法加工。”

“图纸这边,你也得有点心理准备。”

“嗯”陈露阳一愣。

张殿才叹了口气,把桌上的图纸随手拢了拢。

“本来说好的进度,最近有些卡壳了。”

“通用点火线圈三件套,看起来简单,但这通用性一设计,变量就多了。”

“张楠是学生,没经验,画出的结构过于理想化,没有加工余量,连散热槽都没设计,直接送车间加工,没法用。”

“我退回去让他重画了。”

陈露阳瞳孔一缩。

原来图纸也卡住了……

他之前是加工厂断了线才难受,

现在一听图纸也还没出来,

整个人登时像卡在齿轮中间一样,前头齿轮打滑,后头链条也空转。

“张老师,那……图纸什么时候能出来”陈露阳试探着问。

“别急,这种事急不来。”张殿才回答,

“张楠已经去拆实物,重新画了,我也每天盯着,力争尽快出第一份能用的草图。”

“但你得明白,草图不是终图。”

“现在这东西,既要满足力学性能,还得让车间能照着加工出来,我们每画一笔,都得替对方想一步。”

“所以进度比你想的慢,是正常的。”

陈露阳点头:“这个我懂。”

之前造火塞、垫片和喷嘴的时候,就是一个不断反复修改、磨合的过程。

这些事他有心理预期。

可心理预期归心理预期,真等事情都扎堆儿一块,压力还是跟山一样砸下来。

图纸这头没着落,加工那头没厂子……

轻轻叹口气,

陈露阳讨好的一笑:“张老师,能不能麻烦您给我写封介绍信”

“我去技校那边,总得拿点能说话的材料。”

“空口白话,人家也不一定信我。”

张殿才二话不说,从抽屉里抽出钢笔,摊开稿纸。

“我给你写两份,一份写给北郊机电技校的赵老师,还有一份写给丰南技校的何正书老师。”

一边写,张殿才一边道:

“北郊机电技校得坐307路转一段步行,比较远。”

“丰南技校在纺一厂附近,绕一圈能骑车到。”

“你要真赶时间,先去丰南。”

“不过……”

写完第一封时,

张殿才开口:“你也别抱太大希望。”

“技校也有自己的实习安排,刀具、工时、件数、容差都是课纲来的,每个环节都卡着教务计划。”

“你这项目一旦进校,占机占人,又不是教材里指定的训练内容。”

“人家不愿意把本来就不宽裕的车间资源让出去、推一推,也是常有的事。”

“我这封信只能算搭个桥,真要谈下来,还得看你怎么说、怎么打动他们。”

“我明白。”陈露阳点头。

虽然现在修理厂的项目获得了科研处的青年科技项目批准,又有三个院系的参与。

但在外人眼里,这东西终归不如一个有“局级红头”的文件来得硬气。

更何况,他代表的既不是哪个部委,也不是哪家正规科研所,

而是一个刚挂牌、没几间房的汽车修理厂。

底气……实在太不足了!

不过陈露阳也不是那种容易泄气的人。

“老师,只要他们不把我撵出去,我就去真诚的打动他们!”

陈露阳一脸乐观。

“好,你有这心理准备就行。”张殿才笑了笑。

他把写好的两封介绍信迭好,

一封信封上写了“北郊机电技校赵志生老师亲启”,

另一封写了“丰南技校何正书老师亲启”,

下方还盖了力学系的公章。

“这两个老师我以前都接触过,人是实在的。”张殿才语气放缓。

“好好跟人家老师说说,”

“明白!”

陈露阳应得干脆,仔细将两封信放进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