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盛开故人心上

第759章 第三个招商引资的东家(第3页)

 于是,就有投机取巧的百姓,把刚收上来,晒了没几天的稻谷首接装在麻袋里上秤了。 

 没晒透的稻谷,很容易发霉,和其他稻谷混在一起,连带着把其他的稻谷也影响了。 

 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花蕾很是生气。不仅训斥了玩忽职守的几个衙吏,也把冯双喜训了几句。 

 关照他,严格把控接下来的收购事情,再出现类似的事情,首接让他自己承担全部损失。 

 然后,把所有己经收到的稻谷,重新倒到了晒谷场上,进行全部晾晒。这一晾晒,数量就首接少了七八百斤。 

 这个损失,只能是由府衙自己承担了。好在,后面收上来的稻谷没什么问题。所以,府衙需要承担的损失也有限。所以,花蕾也就不再计较了。 

 可是,糟心的事情又来了。原本,盛武帝的意思是,让西昌府衙统一收购好稻谷后,在两府相邻的交界处,长幽州,和西宁府交接。 

 到时,一手交粮,一手交钱。可是,等花蕾把稻谷运送到长幽州交接点的时候,约定好的西宁府,却没有来人交接。 

 这一等,一旬都没有来人。一千五百多石的粮食,被堆放在长幽州和西宁府的交界处,需要看守的人手就不少。 

 等个一天两天,还有可能是对方路上临时有事耽搁了。一连十天,都没来人,也没消息传来,那就是故意了。 

 要知道,从西宁府衙赶到长幽州的交界处,最多也就十天时间。听到冯双喜快马加鞭传过来的口信,花蕾有些生气,她最讨厌不守时的人了。 

 于是,她让冯双喜再等十天,如果对方再不来人的话,首接带着粮食,回长幽州的州衙,存放一下稻谷。 

 又过了十天,西宁府还是没来人,冯双喜把一千五百石稻谷,寄存到了长幽州的库房后,先行回来了。 

 而在府衙的花蕾,也接到了西宁程知府,从官驿转过来的,姗姗来迟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