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渐行渐远(第2页)


 童贯发现开封留下的这个陆谦还是很有用,别的不说,起码开封里面很多消息他知道,宫廷内事不需要他,小道消息有个人来说怎么看着都不错。


 童贯握西北兵权,直接能调动的接近一半,这实是一个很大的权利。实际在人事上除去西北,开封禁军他不甚插足,这是他的谨慎。潜邸旧臣是个很重要的词,却又不是只有他一个。


 童贯可以提拔刘仲武,高俅也可以提拔陆谦,这不是交易,这更是一种相互的默契,双方都在隐晦表达彼此对权力的看法和分配,相互不过多介入我们都能彼此提拔几个人。童贯对开封禁军和河北禁军涉足就非常少,高俅关注的也只是开封禁军。


 陆谦汇报情况后,童贯对他刮目相看,因为陆谦说到很重要的几个事,一个是蔡攸搬出蔡府独立门户,这个消息很一般,重要的是陆谦说到蔡攸和蔡京闹翻,有父子相争的迹象。一个是政事堂对盐定路经略司多有不满,特别盐州仁多保忠一事认为杨家多少有点过界。


 童贯清楚陆谦说了他想知道的这些方面,特别关于蔡家。毕竟“开府仪同三司”这么生生被按下,他不可能心中舒坦。西北各经略司的事他一样关注,童贯在其他各路多有调整,环庆路、泾原路、盐定路、麟府路、鄜延路这几路他涉足却是不多。鄜延路还好说,张蕴已老,他回来之前提请调刘延庆为鄜延路兵马总管,无人杯葛,这事已是板上钉钉。麟府路因为折家根深蒂固,他没空折腾,泾原路和盐定路,折可适和杨兴武,他轻易也不会去动。这两个人军功卓越,已经得势。折可适背靠着折家,而杨家?在童贯看来盘根错节,他甚至觉得杨家口口声声是西北将门,其实更像个开封世家。开封很多勋贵和杨家就都有瓜葛,奇怪在于杨家竟然没有和开封将门联姻的想法。


 童贯和杨家其实多有交往,他和杨元奇打过几次交道,另外,杭州供奉局,杨元幸就帮他收集不少南洋珍品,杨家是平价卖给他的。童贯唯一心有芥蒂在于当他给杨元奇伸出手,杨元奇并没有接,要知道攀附他的人可是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