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败局(第3页)

回纥有走高原的动向。

 童贯认为在西北以后的战事中,陕西全线都要有所动作,对西夏形成威胁,那一纸协议对大家来说都不过是厕纸。

 赵佶这点听了进去,不管与西夏如何相交,那边有战事就必须考虑西夏的因素。

 政事堂对于这场战役颇有微词,不管如何,一个从三品大员战死沙场,陇右都护府损失是有的。童贯的奏折隐晦的透露,他需要陕西更大的权利。政事堂杯葛的是童贯这个签书枢密院的权利,在最西侧的几个经略司童贯一言决之,不能因为这一战把整个陕西西军都置于一人之下。

 赵佶这点上支持了政事堂,这本就是权利的制衡。陕西西军事实上就是大宋最大的一支野战军,再信任童贯也不能打破这个底线。童贯可以要求各路协调配合,却不能把整个西军权利交一个人手里。

 政事堂最大的战略调整在于,放下侥幸,多花时间经营青唐。也就是回到高永年当时提出的,慢慢稳固大宋在青唐的政权,这种蚕食耗时耗力,却最为稳妥。盐定路盐州就是一个佐证。盐州作为一族占据百年的州城,杨兴武和杨元奇就是在那里做水磨工夫。西宁类似于盐州,当大宋彻底稳住西宁,其影响自然会达到青唐西部。

 喜欢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