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土着与土猪
第54章 童贯的深思(第2页)
杨元奇觉得他老爹杨兴武要他和童贯沟通不是不行,而是效果不会很好,当然书函还是得写。
在杨元奇看来,童贯最需要的是权威,在西北军事上的权威。这种权威不是针对杨家的,而是针对整个陕西各路。所以任何私下沟通意义都不大,他要找到的是一个让大家都能看到的方式,盐定路会遵守童贯的军事策略。这个度太难把握,因为杨家也有一个底线,就是盐定路本身童贯不会过多插手。如果盐定路经略使和枢密院高官两个职位只能选一个,现在的杨家更希望是盐定路经略使。
……
开封。
童贯收到杨元奇的来函,这是关于他对西北局势的看法,和童贯想的不一样,杨元奇对战局的理解有其独特的地方。
西夏东中西三线的划分,同时大面积收缩,是符合宋夏目前强弱之势的。宋朝有能力在三线同时施压,只是一旦选择这个战略,时间会非常持久,宋可以通过这种长期对峙不间断的压力,通过整体优势压制他们。这却也是西夏希望看到的,西夏不愿和宋再长期战争,如果战争非要进行,这种情况是他们不幸中的大幸,他们最需要的本来就是时间。
杨元奇认为关键是要割裂三者的联系,这不是地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很多人认为这和天时人和有关,需要合适的时机。杨元奇给出童贯一个可行性方略,拼命压制中路李乾顺集团,即以兴庆府和西平府为中心的西夏核心之地。
童贯眼神凝聚,他久经权力场,本能的觉得杨元奇的构法并非天马行空。西夏中路两府不仅是其经济中心,也是最精锐所部所在。大宋对西夏整体压制,会让东西两路紧密和中路凝聚一起,为了生存。如果大宋持续打击中路,削弱中路力量,甚至中路时常需要东西两路输血维持呢?!这种利益关系就会慢慢弱化,甚至让东西两路生异心,这不是哪个人能主导,这是一种利益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