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苏辙走了
清晨。
杨元奇跑去找陈鱼,昨晚听李清照说起杨元幸的事,他觉得得和这个弟妹好好聊聊。
陈鱼对这个哥哥非常仰慕,不仅是他在西北的成就,也有杨元幸对这个哥哥的敬重。杨元幸在杭州成就同样不凡,每每说起这个哥哥,他觉得是他身前的一个丰碑。
杨元奇说道:“听清照说元幸想暂停造船?”杨元幸出海这事大家都知晓,关于收益却并没有太过提及。
陈鱼把昨天的事简略又说了下,最后道:“相公说,西北艰难,东南富庶,航海更是一锅大米饭。不能吃了饭忘记锅。”
杨元奇笑道“这么说倒是生疏了呀,这么多年没见。唉……船我觉得还要要造,台岛也需要资金。航海远没到收获的时候,投入多大别人不清楚,我是懂的。”杨元奇实在不觉得因为西北那边要减缓进度。
陈鱼说“垣紫姐姐前天和我一起,她把折家大笔银子都带来盐定路。杭州还是盐定路杨家分支,杨家不分家,也不会分家,从任何方面讲也要上缴利润。不说我们,开封杨兴真和杭州杨兴实叔叔都有意无意靠近天波杨府。那杭州的我们?让其他人看着如何想。”
杨元奇这才发现他有个误区,疏忽了整个杨家一族的态度。杨元幸需要做出一个表率,杨家从来就是一家人,这不是话语能表达的,这需要事实来表达,最合适的方式就是上缴份额。
杨元奇沉默一会道:“那就半成利润,这个可不少了。”
陈鱼笑道:“其他人会认为这已足够,元奇哥哥却清楚,要是这趟成行,南洋航线的利润远不止此。”
杨元奇拍了拍手说:“这样吧,你们要真多一些,半成计入天波杨府。多出的,我以你的名义计入潘家钱庄吧。”这实在是掩耳盗铃,陈鱼也是杨家的。杨元奇这时候不管这个,总得有点特权。
杨元奇道:“你可别回绝,他是我弟弟,你回去告诉他是他哥哥说的,他会同意的。再说,就当我们哄哄我母亲。”陈氏可是陈鱼的姑姑,关于这最后的亲戚,她比谁都在乎。陈家当年陷入云南反叛一案,就剩下这两支。